101022阅读
现今这个时代,常听到很多年轻人发生婚前性行为及同居,对老一辈的人来说很难接受。但这真的是件值得担忧的事吗?对家庭与社会又会造成什么样的改变呢?
西风东渐,受好莱坞电影、性解放团体和女权运动等影响,婚前性行为及同居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身为父母的为儿女担心是有道理的。性观念开放,不只带来性病与艾滋病的危害,也损害身心健康及婚姻家庭关系。
人们为何同居?
以下几点,是人们选择同居的几个因素:
1.婚姻可能会威胁某方面的稳定;
2.同居可能对经济条件较为有利;
3.受个人成长经验及家庭婚姻态度的影响。
无论理由为何,这股风气不只带来整个国家社会结构的改变,也增加财政福利的沉重负荷,同时也严重混淆了人们情爱与婚姻家庭的价值观念。甚至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在众多的情杀案件中,不少与同居情感纠纷有相关。
2017年第四届家庭政策国际研讨会,主题是「让孩童在强健的家庭中成长」。大会特别邀请美国国家婚姻研究中心的主任W.Bradford教授,主讲同居对全球家庭的影响。
以美国社会为例,未婚同居的对数1960年为50万对,2010年增加到752万9千对。W. Bradford教授指出,在美国,同居逐渐成为一种常见、抚养小孩的「工具」,约有40%的小孩曾经待过同居的家庭,约有21%的小孩出生在同居关系中。
法国社会也有类似情形,同居家庭出生的小孩占比,从1988到2000年共上升了23个百分比,而从2001到2013年,与亲生父母同住的小孩占比,则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同居对孩子是有害条件
据相关研究显示,来自同居关系家庭的青少年,比来自完整且有婚姻关系的青少年,有1.16倍吸食大麻的可能性;相较于完整且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来自同居家庭的青少年,自高中毕业的机率估计低了将近60%。
另外,大约有15.7%来自于同居家庭的学龄孩童,曾经历严重的情绪问题。但相对的,来自于有完整婚姻关系的家庭,却只有约3.5%的学龄孩童有这样的经验。
为何同居对于孩子是一项危险的因子呢?因为相较于婚姻关系,同居关系拥有较少的承诺、信任感、忠诚,且有较多的暴力。同居关系也造成家庭不稳定,即便有亲生的小孩,也会因为关系的不稳定,而导致许多家庭问题。例如儿童产生偏差行为,或是对儿童性虐待,这些都时有所闻。这些都在显示同居家庭的危险,甚至比单亲但稳定的家庭,对于小孩的成长更为不利。
同居可能会产生多重性伴侣
虽然时下不少年轻人认为,现在同居或是未婚生育的比例很高,已无需排斥,而加以拥抱这种「追求自我实现」的生活模式。但如同我们先前所说的,已有不少专家研究认为,这种「个人的追求」会对于年纪尚小,无法表达意见的孩子造成无法抹灭的伤害。
根据研究指出,同居者的性伴侣对象会比较复杂,也会增加罹患性病(淋病、梅毒、软下疳杆菌、肉芽肿荚膜杆菌、披衣菌及艾滋病等)的机率;伴侣间的信任感下降,使用保险套则变成常规。
人脑在性爱过程中会分泌令人感到快感的多巴胺,同时也会分泌缩宫素及垂体后叶素。缩宫素会特别带给女性亲近、信任和联结的美好感觉。当女性和性爱对象中断关系时,其所建立的联结感和信任感会遭到破怀,并且容易造成心理创伤,也会对真实有意义的委身,越来越不抱期望。
男性在和女性同房时会分泌大量的垂体后叶素,而带来和性伴侣相联结的感觉。但是这种相联结感,在有多位性伴侣的男性身上会逐渐消失,至终会威胁这些男性建立长久依附关系的能力,以致无法在婚姻爱情中专一。
另外根据调查,在订婚前即已同居的夫妇,其婚后的婚姻满意度会较低,所遇见的婚姻难题也较多。同时,他们的离婚率,也会比未同居的夫妇高出50%。最主要的关键原因,是男性在同居时和在婚后的委身程度并没有明显的改变。有鉴于此,教会投入家庭事工,在这个社会重建家庭婚姻的神圣蓝图,实为刻不容缓的事。
文章来源:基督教论坛报
校对|永正
101022阅读
100977阅读
100848阅读
100807阅读
92883阅读
84040阅读
82172阅读
77882阅读
77354阅读
72603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