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3阅读
文/小约翰、苏小和、易硕、樊春良
亲爱的弟兄姐妹:
福音朋友,您好!很高兴又在周一与您相聚在生命之光。
我曾经在大学生团契里聚过四年的会,那时候感觉真美好,那里充满青春、温暖的气息,那里崇拜时总爱唱一些流行类的赞美诗,比如赞美之泉和野地百合这些知名的赞美团队创作的,朗朗上口而且好听,有时弟兄姊妹在一起时,只要其中有人起了个头,许多弟兄姐妹基本能够不看谱子跟上,唱完整首。
而现在在我所处的教会,诗歌既有流行类的,也有古典类.在唱古典类诗歌时,真理性教义性很强,基本一首歌能够完整的把救赎真理的主线给说出来,而且节奏感很强,乐曲庄严神圣,只是好像和流行的诗歌相比,我必须拿着谱子才能唱下来。
说到流行无论是在教会中还是在社会里,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个词,那么作为基督徒该如何来看待流行这一现象呢今天,我们要和您分享的是海外校园的一篇文章《基督信仰与流行文化》,文章特别邀请了几位主内的学者小约翰、苏小和、易硕和樊春良,他们将围绕流行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福音与流行文化的关系、基督徒如何看待流行文化和基督教流行文化这几个问题来一同探讨和分享~
1、你认为什么是流行文化,它只是时间上的“流行”吗?你认为那些痴迷并深受流行文化影响的年轻人最大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什么?
小约翰:单单文化的定义就有两千种,所以流行文化也不好定义。总的来说,流行文化可指社会上的大众文化、潮流文化、通俗文化和青年文化等,它以消费、时尚为号召,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流行文化背后往往有一只看不见的“消费”大手,不少流行是被刻意弄出来的,好让人在不断消费狂欢中“被消费”。我身边有很多深受流行文化影响的年轻朋友,我自己内心也常有盼着流行一把的冲动。
沉迷流行文化,其实是拜偶像的行为,表面上是把物或人当偶像,实际是把消费行为当偶像,骨子里是把自己当偶像来拜。一位当代神学家说,流行文化的教堂是大型豪华购物超市,而流通的货币就是他们的“圣灵”。他们消费的过程类似于崇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我消费故我在。
苏小和:流行文化并不是一个具有严格概念意义的词语,或许它有很多维度的指向。第一,大众文化;第二,当下文化;第三,时尚文化;第四,在文化消费层面没有经过事前设计,而是通过自发秩序形成的一种趋同性文化选择。所以,在没有事先界定流行文化的概念之前,鼓励或者攻讦流行文化,是没有意义的。
易硕:顾名思义,流行文化即是一段时间内,因快速流动而传播的人类行为习惯和情绪感受。我对流行文化很少关注。我比较看重经典文化,家里没有电视机,很少看网上新闻,基本不读杂志,只读经典书籍。人生苦短,花大量的时间在非本质的东西上不太智慧。
时间上的流行确实是流行文化的特征,因为时间一长就变成特质,而不是我们所言的流行文化了。比如说“法国比较流行浪漫文化,中国比较流行拜龙”。我们同样可以说,以上两种情况是两个国家的特质,如果是特质的话就可以不归到流行文化的范畴里了,但从不同的角度也可以有不同的概念界定。
我身边有很多学生深受流行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心理特征是,从表面捕捉事物,不求深入,急于被划进一个圈子,急于有一种身份认同。
樊春良:流行文化是指在社会某一阶段流行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流行文化通常是指与官方文化或传统文化相对的民间文化,流行限于某一地域、某一阶层,但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大潮下,流行文化已跨越地域和阶层的限制,向整个社会蔓延。
在今天,中国大陆、港台与美国的青少年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在许多方面已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流行于青年人当中的时尚,也在中年人之间流行,如对卡拉OK的热爱。
2、流行文化的具体形态有哪些,其本质是什么?流行文化的盛行,是否和社会背景、个人成长及主流意识形态有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时尚的时代”,一个流行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对比西方社会的流行文化,你认为二者有何异同?
小约翰:流行文化当然和主流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在一个标举开放的社会,流行成为反叛主流和张扬个性的符号;而在一个封闭的社会,流行则又成为汇入主流和弘扬大爱的旗帜。流行文化从来都不是自行其是。
中西社会的流行文化,骨子里都一样,都越来越受消费至上和快乐至上潮流的牵引,诚如所罗门所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道书》1:9)它们尽管在表现形式上各异,但在联合起来反叛上帝和高举自我方面,并无区别。难怪圣经中越是不敬虔的人,越率先在人类历史上首创城池、畜牧业、音乐、铜器、铁器来自娱(参《创世记》4:17-22)。
易硕:流行文化的特征是从概念捕捉事物,不求本质;简练、口号化,直接作用于情感情绪层面;一段时间内总是模仿一个明星,做一个动作,也属于感觉的层面,而非理性逻辑的层面。
我们可以说“这里流行一首歌”,这是感觉层面的;我们不太会说“这里比较流行古希腊的思路”或“这里比较流行海德格尔的哲学”,这就比较倾向于本质了;但我们几乎不会说“这里比较流行基督教信仰或佛教信仰”,因为信仰是心灵层面的问题,不太好归为流行范畴。
因此,流行的事物多是作用于情感情绪层面。但我们可以说“这里比较流行基督的画像”或“在这个地区的车上比较流行挂佛教的护身符”,因为这不涉及心灵层面,只是作用于感觉层面。
樊春良:流行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彰显自我,既表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也表现在人们的交往和休闲方面。在当今时代,流行文化以商品、媒介为载体,深受媒体的影响,在背后飞速发展的技术的推动下,正在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蔓延。中国正进入一个时尚的时代。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源于改革开放,最初深受港台文化的影响,后来欧美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到如今已渐渐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流行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是分离的。
3、基督的福音被称为“古旧福音”,你认为和流行文化有冲突吗?彼此有何差异与联系?
小约翰:论到福音和文化的关系,尼布尔的《基督与文化》不可不看,但我对他所列的5种观点都不认同。福音和文化的关系,就像种子和土壤的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质异而非量异,福音从天上来,文化从地上来。
所以,福音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冲突,但又可以在任何一种文化中成长、结果,并最终能改造文化。福音和流行文化当然有冲突,因为福音是为荣耀上帝,流行文化是为荣耀自我。然而,福音的种子可以在流行文化的土壤中种下去,福音的表达可以采用某些合乎圣经理念的流行文化形式。
苏小和:“古旧福音”的名称值得辨析。第一,在思想史维度上,回到圣经,是人类思想的主要方法论,但这里的回到,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重返,而是观念和生命意义上的回归。第二,父子圣灵的三一神秩序是一个伟大的时间陈述,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属于现在,永恒在一个时间点上呈现,一个点包含着时间的全部意义。爱能容纳所有的时间。
当我们按照日常的思维方式来陈述时间概念,尤其是当我们轻率地提出古典、现代和后现代,或者当我们提出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事实上我们已经离开了上帝关于时间的秩序,进入到了一种演化的时间概念里。这显然是对时间的误读,也是对我们信仰生命的误读。
所以,在三一神的时间意义上看流行文化,我推崇万事互相效力的秩序,一切事物的出现都有上帝的美意,只是我们不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我向来不是一个以传统为名抵制流行文化的人,但我也不会因为流行文化的时尚感,短视地撇弃传统文化。我相信,只要我的想象力足够用,一切的文化都在当下,而当下的一切都在所有的文化里。
易硕:基督教的福音和流行文化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所以冲突不起来。比如,我们可以说“基督教的赞美诗歌《彩虹下的约定》很流行”,这没有问题。流行多半是指在情感和感觉层面的惯性。我们有时一连几天不自觉地哼哼出同一首圣歌,这就是我们自己身上的流行。同一个教会可能一段时间里在共同关注一个主题,使用一个例证,用一种逻辑,这也是群体中的流行。小至教会,大至国家,都有如此现象。
樊春良:基督的福音是来自天上的好消息,是上帝的启示,与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完全不同。福音所宣告的信息是世人都是罪人,靠着自己的心思意念只会带来死亡。福音给人带来了新的价值观、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让我们不再顺从肉体而活,不再随从今世的风俗,因此,福音与流行文化根本上是冲突的。
4、你认为基督徒应如何站在基督信仰的立场,看待和把握流行文化?目前很多80后、90后年轻人,以信耶稣为时尚,你认为有何利弊?
小约翰:基督徒首先关心的是如何在任何的文化处境中荣耀上帝,并永远以上帝为乐,在体贴圣经和圣灵的过程中,上帝自会给我们智慧去面对流行文化。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离弃偶像、跳出自我并归向真神。人为什么会对流行文化着迷?是因为内心有拜偶像的冲动。先要对付清楚自己的心,然后才能去处理文化问题。
所以,这一真正信入耶稣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舍己和离弃偶像的过程,是一种痛苦中的欣悦,并不总是舒舒服服的。信入耶稣基督,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稣,这一真信仰永远都不会流行,也永远都不会成为时尚。否则,耶稣怎么会说:“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路加福音》18:8)当然,你会因着天上的喜乐而轻看暂时的痛苦。
苏小和:如果以时间和人的数量同时来计算,最流行的文化是基督信仰。信仰是一种个人选择,或者按照上帝拣选的秩序来看,这是上帝的美意。我没有能力和权柄来判断他人的信仰利弊,我只回到我的个人内心秩序里,通过祷告,让上帝鉴别我的内心。
易硕: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正确地为流行文化归类。流行文化是一个时间段内从心灵的根基产生出来的情感情绪共振,多数不通过逻辑。我们应该分清楚“世界的流行文化”和“主内的流行文化”!
世界的流行文化是从世界的心灵逻辑生发出的情感情绪感觉,根基是属魔鬼的,但由于流行文化的载体是人,人的表达是复杂的,里面夹杂着魔鬼的逻辑,也有人对永生的渴求,还有对在上帝对罪的判定下生活的虚空感受,以及进而生发出来的无奈及狂欢等等。所以,流行文化其实就是要求快速流通并简化、概念化了的行为和情绪习惯。
基督教当然可以从流行文化入手。比如,从“这个人这段时间总唱一首歌”到“这个人这段时间总唱一首基督教的圣歌”,再到“这个人这段时间总去教堂听基督教圣歌”,再到“这个人这段时间总去教会听道”,这四句话从逻辑归类上来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但我们会发现,到“这个人这段时间总去教会听道”的时候,这个人似乎变得很有希望成为基督徒。
所以,先让耶稣流行起来有何不可呢?问题可能不是耶稣可不可以进入流行文化的问题,而是有限的教会精力用在流行文化层面和用在深入辅导层面的平衡度的问题。
樊春良:流行文化在两个方面会对基督徒产生影响,第一,流行文化推崇自我的价值观和自我张扬的行为方式,对基督徒有很大影响,如基督徒也会推崇明星,喜欢在更多的人面前表现。第二,流行文化的形式对基督徒产生影响,如有些信徒特别是年轻信徒,更喜欢听和唱类似流行音乐的圣诗。
基督徒对待流行文化的态度在主要方面应持批判的态度,在某些形式方面应持审慎接受的态度。对于流行文化所宣扬或蕴含的世俗价值观,如追求快乐、满足欲望以及无意义的感伤等价值倾向,应该坚定地持批判态度。对于次要的某些形式上的表现,可以持审慎的态度接受,如可以接受以流行歌曲形式创作的赞美诗等。
5、在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基督教界也出现所谓的“基督教流行文化”,如印有耶稣图案的T恤在美国年轻一代中日益流行,这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基督亚文化。耶稣图像正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的标志,你怎么看?
小约翰:不少人鼓吹让基督教流行起来,其实这是在企图使恩典廉价起来,使跟随基督轻松起来。我们的主是被世界弃绝,被钉在十字架上,难道我们要走一条不同的路吗?这只能使我们与十字架之路分道扬镳。
至于耶稣图像,我觉得还是不流行的好。在我的心中,耶稣是百分百的神,他尽管也是百分百的人,但耶稣图像只能画出作为只是一个百分百的人的耶稣,无法传达出耶稣复活后那荣耀的、无所不在且又看不见的百分百的神性,哪怕在头顶画道光圈也不行!何况,十诫第三诫更禁止为上帝画像。其实,能真正纪念耶稣的,是圣经和圣餐(甚至都不是十字架),这才是耶稣亲口命令用来纪念他的。
苏小和:基督信仰是一个内在的生命秩序,上帝是灵,上帝是道,上帝是爱。任何试图对耶稣基督外在的描述,无论是雕塑、图片,还是服装、首饰,都是一种片面的表现形式。十字架是人类生命的方式,而不是胸口的一个挂件。在普罗文化的层面,这样的表现形式或许有助于传播,但在一个人的生命深处,我必须遵循以马内利的生活方式。关于这一点,我别无选择。
易硕:这种现象非常好。因为在年轻人的T恤上,不是基督,就是死亡骷髅。当我们看到有人穿着死亡骷髅T恤满大街走的时候,我们其实很希望那是满大街穿耶稣印记衣服的人。毕竟,上帝也说,要传扬他的“名”!耶稣也说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受洗!其实“名”本身就是一个符号,有没有人打着耶稣的名干过坏事?肯定有过,但上帝还是让我们传扬他的“名”,而不是说“你们要向普天下‘解释’我的名!”当然要解释,但上帝没直接这么说。
樊春良:很多80后、90后年轻人以信耶稣为时尚,甚至以特定的形式把基督教当作“基督教流行文化”,例如,把耶稣图像的流行作为所谓的“基督教流行文化”的标志,这是对基督教文化的严重误解和误用,把基督信仰降低到世俗的层次上。基督文化的根本特点是心意更新而变化,不在于表面形式。
本文首发于《海外校园》。
101343阅读
100676阅读
100662阅读
80887阅读
70863阅读
63079阅读
61168阅读
60124阅读
56696阅读
53061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