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阅读
以赛亚书全景
主题: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 神,
也归与羔羊
以赛亚是关于弥赛亚预言最著名的一位先知。以赛亚书在旧约圣经中的地位就像罗马书在新约圣经的地位一样。如果旧约圣经中缺少了以赛亚书,那就无法证明耶稣就是基督(弥赛亚),由此可见此卷预言书的重要地位。然而,高等批判家们却将如此重要的以赛亚书置于砧板之上,对其统一性提出了异议。他们主张只有第1-39章是以赛亚先知所记,至于余剩部分是不知名的第二以赛亚(40-55章)、第三以赛亚(56-66章)所记。那么,我要问一个问题。第二第三以赛亚是否是神的先知呢?他们所记内容是否是神感动的话语呢?如果他们是先知的话,为什么又要隐藏姓名呢?
新约圣经引用了22处以赛亚书的经文,证明了整本以赛亚书都是神借先知以赛亚所启示神的话语。例如:福音在提到施洗约翰时如出一辙地见证这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太3:3,可1:2,路3;4,约1:23)“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40:3)这一预言的成就。主耶稣曾打开“以赛亚的书”,找到第61章1节的内容——“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之后,对众人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4:17-21)以此亲自见证他自己就是这预言的成就者。圣灵感动古实的太监悔改时用的就是以赛亚书第53章的内容,圣经亲口见证说他“念先知以赛亚的书”(徒8:28)。以上所举这些例子都是出于被认为不是以赛亚所写的以赛亚第40章以后的内容,而这些又恰恰是证明耶稣就是基督的重要内容。那么,我要问一个问题。当讲道人讲到这一部分内容时,如果说这并非先知以赛亚所写,而是不知名的第二以赛亚所写的内容,结果会怎么样呢?
所以说,如果我们接受他们的主张,这不仅是对以赛亚书的毁损,正如上面我们所论证的那样,这更是对以以赛亚书为论据证明耶稣就是基督的新约圣经整体权威的致命性损伤,最终也就毁损了证明耶稣就是基督的证据。以赛亚先知历经了“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1:1)这四代王。尽管只从乌西雅王崩的那年(6:1)开始,算到入侵耶路撒冷退败而归的西拿基立被杀(37:38)之时,以赛亚先知的活动时间也足有58年以上。历经这么长时间记录的书卷,其文体有样性的特点也是很自然的事。那么不以谦卑的心领受,反倒任凭人的理性妄加评判之人,居心何在呢?
若要说到以赛亚书的核心之章,那就非第53章莫数了。不用说是在以赛亚书中,就算是在整个旧约圣经中,以赛亚书第53章也是弥赛亚预言的核心之章。当你的信仰生活失去活力,心灵饥渴的时候,我劝你去读以赛亚书第53章。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
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 神击打苦待了。
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
为我们的罪孽压伤。
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
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
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
都归在他身上。 (53:4-6)
这就是旧约圣经中出现的加略山。以赛亚书中,“拯救”一词出现了33次,“救赎,救赎主”出现了26次以上。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以赛亚书的中心主题就在于“拯救、救赎的主”弥赛亚。圣经说:“看哪! 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并不惧怕;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所以,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12:2-3)
以赛亚书中还有一个核心章,即第6章。第6章1节说:“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王驾崩的那年,神坐在宝座上,神赐下这一启示的目的是什么呢?
诗篇有云:
天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
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旧了,
你要将天地如里衣更换,天地就都改变了。
惟有你永不改变,你的年数没有穷尽。(诗102:26-27)
也就是为了告诉我们,眼睛所能看见的王,地上的王,有限的王更换了,但天上坐宝座的,永存的,永不改变的,年数没有穷尽的王不会更换;地上的国都在天上宝座的统治之下。“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就算在整本圣经里看,这也是中心主题。第53章中出现的背负世人罪孽的神的羔羊是福音的核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第6章这一启示却显明了这一福音是坐在宝座上的神计划和成就的。所以保罗称福音为“神的福音,儿子的福音”(罗1:1,9)。因此,讲道的中心应放在“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的神”,成为他百姓的人要记住这一点,并且要仰望坐在高高宝座上的神,这一要点关乎生死。
感恩的是我们会在圣经最后一卷书启示录中遇到以赛亚书的这两个主题——“宝座和羔羊”。正如以赛亚在乌西雅王驾崩的困难时期看见神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一样,约翰在他被流放的拨摩海岛上也看到了坐在高高宝座上的神和曾被杀的羔羊。“宝座”一词在启示录中出现了41次,“羔羊”一词出现了32次之多。启示录中记载有许多人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我们的 神,也归与羔羊。”(7:10)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神的震怒,有信羔羊之人向山和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吧!把我们藏起来,躲避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6:16-17)由此可见,“坐在高高宝座上的神和曾被杀的羔羊”不单单是以赛亚书的中心主题,同时也是整本圣经的中心主题。
如果把以赛亚书放在救赎史的脉络中来观察,你就会发现其统一性和一贯性,甚至到令人惊叹的地步。以赛亚先知以一句“嗐!犯罪的国民,担着罪孽的百姓;行恶的种类,败坏的儿女!”(1:4)开始,表达了自己因看到百姓因“罪孽”受审判的悲伤和绝望之情。并且越往后这“罪孽”就堆积得越多。这完全是人类罪性的行为。然而到了后半部分,却说:“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53:6)即让神自己的儿子担当我们的过犯。这就是神要借着基督成就的事情。神为什么要为我们做这些呢?是为了成就他向亚伯拉罕和大卫所立之约,换言之,为要成就神的拯救计划。
我们现在学的不是以色列历史,而是要明白神要在“女人的后裔→亚伯拉罕的子孙→大卫的子孙→基督”的身上成就的拯救计划是如何推进的。也就是要查考神如何成就他曾与亚伯拉罕所立“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创22:18)之约,即救赎事工。这里出现了神与亚伯拉罕、与大卫所立的“约”。神称以色列为“惟你以色列我的仆人,雅各我所拣选的,我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41:8)并且要他们“追想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和生养你们的撒拉。因为亚伯拉罕独自一人的时候,我选召他,赐福与他,使他人数增多。”(51:2)即让他们想起自己是立约的百姓。与以赛亚先知同一时代蒙神呼召的弥迦先知在他所说的预言结束时说:“你必按古时起誓应许我们列祖的话,向雅各发诚实,向亚伯拉罕施慈爱。”(弥7:20)表现出了对神必成就所立之约的确信。
以赛亚先知又说:“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9:6-7),即预言了大卫的子孙当中要出现一王(16:5)。这一预言是以大卫之约为依据的。以赛亚先知说:“你们一切干渴的都当就近水来,没有银钱的也可以来。你们都来买了吃,不用银钱,不用价值,也来买酒和奶。你们为何花钱买那不足为食物的,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你们要留意听我的话,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乐。你们当就近我来,侧耳而听,就必得活。我必与你们立永约,就是应许大卫那可靠的恩典。”(55:1-3)这让我们想起了神与大卫所立之约。“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必成就这事。”(9:7)
每一个讲道人都承认先知书中有弥赛亚的预言,但只认识到这一点还不够,还应当明确弥赛亚的见证在先知书中是占据“主”的位置还是“次”的位置。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坚定地认识到先知书的核心主题及焦点在于见证将要降在“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当中的基督。否则就会像看到米饭中放了黑豆一样,误以为先知书中掺杂着弥赛亚的见证,这样就未免主次颠倒了。
旧约时代的信徒也是罪人,也需要拯救。那么,他们的罪是如何解决的,他们又是如何得救的呢?神不仅赐下了律法,而且还赐下了圣幕。神这样的设计和安排是为了让他们借着律法知道犯了什么罪,之后来到圣幕的燔祭坛那里献上赎罪祭使罪得赎。这只不过是一个预表而已,一直要存到实体来的时候为止。与新约时代不同的是,旧约时代是福音被仪文这块帕子遮住的时代。主耶稣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于是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路24:25-27)这样说来,无论新旧约时代,得救的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靠着“耶稣基督”。明白了这一点的保罗见证说:“这福音是 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罗1:2)先知书中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内容。尽管如此,其骨架却可以概括为“对罪的责备和弥赛亚的预言”,其结论就是神叫基督担当了我们的罪,这才使我们得救。如果忘记这一点,那你或许能在先知书中找到教训和祝福,却看不到人类无法自救的真相,也见不到我们的救赎主“基督”,更别说见证基督了,这样怎么能称为基督的见证人呢?
学者们研究以赛亚书的时候发现其内容既不是按照年代顺序也不是按照主题顺序排列的,这使他们手足无措。一句话,就是说他们很混乱,弄不清书中讲的到底是什么。这一混乱是因为他们忘记了先知书的写作目的和中心主题。那么,先知书的写作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在耶路撒冷受审判前后,神集中投入了16位文书先知。但是却没有一个先知阻止了耶路撒冷的灭亡。这样是说神感动先知记下先知书是为了让人看见这一失败吗?不是。这个问题既有伦理的一面,又有神学的一面。从伦理角度来讲,这是对罪的责备和对审判的警告。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直观地看到他们没有遵行神的律法,也是不能遵行律法。圣经说:“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 神面前称义”(罗3:20),也就是说人类无力自救。
如果这样的话,那旧约的信徒和新约的信徒如何能得救呢?这就要提到神学的一面了。只有“在弥赛亚之约里,在基督里”才能得救。然而他们拜偶像就表明违背了弥赛亚之约。所以要承受灭亡的审判。有人说先知们是在胡说八道,这话与当时的“祭司和先知”的话如出一辙,他们讥诮先知以赛亚说:“他竟命上加命、令上加令、律上加律、例上加例,这里一点、那里一点。”(28:10)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时的先知们十次,百次,无数次不辞辛苦地见证人因自己所行带来的“绝望”和从神而来的“盼望”。因为这关乎着生死。关于这一点,在观察本文时就会发现。那么,我们应看先知书的主题为“审判、灭亡、绝望”呢?还是“由基督而来的福音、拯救、盼望”呢?教训固然重要,但要记住:教训和伦理不能拯救我们。所以我们呼吁要用救赎史的观点看圣经,目的就是提醒不要犯忽略基督过于强调教训主次颠倒的错误。
这样看来,先知书的记录目的不在乎当代,也不在乎证明神使以色列民从被掳之地巴比伦归回。因为被掳之地巴比伦归回并不是神拯救计划的成就,即不是神国建设的恢复。被逐出伊甸园的亚当的子孙归回了,这才是神拯救计划的最终成就。而且,这一恢复通过律法的伦理和教训无法实现,只能通过羔羊的救赎才能实现。所以主耶稣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先知书的最终写作目的就是见证基督。
所以先知书的预言具有双重性,即两个场面重叠在一起。第一个是从先知当时的时代开始一直到被掳巴比伦归回之时的场面,第二是从基督初临时开始一直到再临时最后审判神的整个救赎计划完成时的场面。这两个场面是重叠在一起的。16位文书先知一致预言了“审判和归回”,即恢复。在当时,这一审判成就于耶路撒冷因巴比伦而灭亡,而最终却要成就于最后的审判,并且有关恢复的预言,第一层面意味着从巴比伦归回,最终指的却是基督将为我们带来的彻底恢复。
从这一角度来看,以赛亚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1-39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讲到了对罪的责备和对审判的警告,即讲到了神的“震怒”;而始于“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的第40-66章的第二部分却将焦点放在了安慰和恢复上,即放在了“恩典”之上。前半部分对罪的震怒与坐在宝座上的那位的公义有关,而后半部分讲到的恩典却是出于坐在宝座上那位的爱。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加略山的十字架上同时显明了神的“公义”和神的“爱”。
还有一点,前后两部分都出现了神“恼恨的杖”(10:5),前半部分的杖指的是“亚述”,后半部分的杖指的“巴比伦”。虽然北国亡于亚述之手,而南国却在神的保护之下得救。神此举为何呢?因为他希望南国能够看到北国的灭亡而悔改。然而,南国却到最后都没有悔改,终于在130年后被巴比伦征服。借着这件事情,也有神要传达的启示和信息。那就是“罪的工价乃是死,和人不可能靠自己得救”。
所以,以赛亚书始于基督的降生(7:14,9:6,11:1)历经基督的死(53章),在基督再来完成“新天新地”(65:17)之一处落下了帷幕。在查考以赛亚书时,时刻不要忘记的两个要点是:第一就是主耶稣所问“你们说我是谁?”的这个问题,即不要忘了“弥赛亚”是谁。先知见证说:“有一子赐给我们,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9:6)接下来第二就是这位弥赛亚为什么要以一个“婴孩”的样式来到我们中间呢?即他来为我们做了什么这一点。先知见证说:“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53:6)就算其他的方面都说到了,却忽略了这两点,那也能算是只舔到了以赛亚书的外皮,而没有吃到里面。相反,即便别的什么都不知道,只听到了并且相信了这两点,那也能得救。因为人的生死就在于此。不站在神学者的立场,而是站在牧会者的立场,并且用圣经神学(救赎史)的观点来看如此荣耀的以赛亚书、见证基督,这就是本讲仪的目的所在。
10132阅读
5436阅读
4767阅读
4188阅读
3937阅读
1316阅读
1113阅读
1088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