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从逼迫中的收生婆谈信仰“说谎”难题



各位牧者、同工、弟兄姐妹,今天我们要一起思想一个在逼迫环境中十分现实、却又不容易讨论的问题:在逼迫压力之下,为了保护别人,基督徒是否可以说谎?

这个问题不是神学课堂上的假设,而是一些牧者、宣教士、同工正在面临的真实处境:
有人为了保护信徒或同工,在被Gong安询问时不得不说反话,事后却心中不安、挣扎,怀疑自己是否得罪了神。

我们不是在鼓励欺骗,也不是轻易为行为找借口。相反,今天我们要用圣经来思考:当“诚实”与“保护生命”发生冲突的时候,神是如何看待的?

一、收生婆的故事
出埃及记第一章,埃及王下令杀害所有以色列男婴。当时的两位收生婆施弗拉和普阿面对埃及王的命令,她们选择不照做,并向埃及王撒谎,说:“因为希伯来妇人比埃及妇人健壮,收生婆还没有到,她们已经生完了。”

从表面来看,这是一件撒谎的事。但圣经的评价是什么呢?

“神厚待收生婆……便叫她们建立家室。”(出埃及记 1:20–21)

圣经没有谴责她们,反而称赞、赐福。为什么?因为她们所做的不是为了自己利益,而是为了保护无辜的生命。她们的动机不是恶意欺骗,而是敬畏神、爱人如己。

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关键原则:

在罪恶体制逼迫之下,维护生命、阻止恶行,本身是一种敬畏神的行为。




二、圣经中其他例子

喇合隐藏探子(约书亚记 2章)
喇合为了保护以色列人探子,也向耶利哥王说谎。圣经后来称喇合为“因信称义的人”,甚至进入了耶稣的家谱。

大卫在逃亡时向亚希米勒隐瞒实情(撒上21)
他不是为了谋害别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属神的人。

初期教会的信徒在逼迫中隐藏聚会地点、改名换称呼
早期教会秘密聚集、用“鱼”(ἰχθύς)作暗号,这也是一种“隐瞒”,但不是出于罪恶,而是为了继续完成使命。

在基督徒伦理学中,有些学者认为基督徒在做选择和决定时。要选择最小的恶成就更大或最大的善。

三、神看的是“动机”与“对象”

圣经教导我们: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凡事都可行,但总不受它辖制,无论做什么,总要为荣耀神而行。因此相比我们做了什么,神更看重的是我们行事的动机。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些环境,不得不去做一些抉择的时候,我们应当问三个问题:

1、我这样做,是为了自保、利益、逃避责任,还是为了保护别人?
2、我所面对的是无辜之人,还是正在逼迫、谋害生命的势力?
3、我是否还有其他方式可以避免欺骗?欺骗是否是唯一剩下的选择?

因此,一个牧者若向逼迫者隐瞒同工身份以保护他们,这不是为了自己逃避代价,而是为了保护羊群。这样的动机,与出埃及记中的收生婆非常类似。

四、处理说谎后的不安

第一,向神诚实祷告:
“主啊,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保护别人。但我仍愿意求你光照我、洁净我,使我不凭肉体行事,只凭圣灵得力。”

第二,不要孤独承担这类抉择,应当在群体中寻求分辨。
逼迫时代,属灵判断不应是个人的压力,而是教会、团队共同承担。

第三,神不是摩西律法的法官式监督,而是父亲。
如果你是出于爱与敬畏做选择,即便仍有瑕疵,祂看重的是心,而不是外在行为。

五、逼迫中的信仰伦理
1我们不鼓励欺骗,但我们更不鼓励出卖弟兄姐妹。
2真实与慈爱并不冲突,但有时真实必须等待安全的场合才能完全呈现。
3神不是要求我们做“道德机器人”,而是以爱心、智慧、敬畏祂的方式活出真理。



本站提供的信仰资源部分来自网络,版权皆属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烦请发邮件通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以马内利。
赞(9)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