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84阅读
一、悔改是什么意思?
新约圣经里的“悔改”一词,通常都是译自希腊文的动词“metanoeo”以及名词“metanoia”,就是“回心转意;重新考虑”;或“改变看法;更新志向”的意思。
神要求尚未得救的人悔改的时候,他是要人改变对救恩之道的看法,并接受神的救恩之道。此人不论以前认为什么宗教或者什么主义能够救他,现在都必须回心转意,接受神的救恩,就是接受耶稣基督为他的罪所付出的赎价。
悔改不单是一种外表的改变而已,更是心思的改变。先有心意的回转,然后有外表上的改变,这才是真正的悔改。按中文“悔改”这个词是由“悔”和“改”两字合成的。“悔”就是痛悔,懊悔,后悔的意思;“改”就是改过,更改的意思。
“悔”是形容内心知罪痛悔的经历;“改”是形容内心知罪以后,在行为上的改变。这两方面合起来才是悔改。如果一个人单单知罪,悔罪,却不因此改过,这只是懊悔,不是悔改。
反之,一个人单在外表上有点改变,内心并无知罪懊悔的经历这也不是悔改。
许多人可以在外表上改得比以前好一点,这并不就是悔改,他们在外表上改得比以前好一点的原因,可能并非因觉悟自己以往的罪,不过以为以前没有现在这样好而已。
他们可能一直都以为自己是好人,不过以前只是“好”,现在则要更好些而已!这不是悔改。
没有一个未有知罪悔罪的经验的人是悔改的人;也没有一个只为罪痛悔而不改过的人是悔改的人。
二、怎样悔改才能得救?
上面所讲的只是“悔改”的意义,就是悔罪改过。但单单悔罪改过并不能因此得救,一个人在罪恶的路上心意回转是一种好事。但回转到那里去?这是很重要的。
使徒行传20章21节告诉我们:“当向神悔改,信靠耶稣基督……”注意!向神悔改,并信靠耶稣基督的“悔改”,才是圣经所要求的悔改。
哥林多后书7章10节说:“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请注意:“依着神的意思懊悔……”(原文懊悔即我们所讲的悔改)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懊悔必须懊悔到和神发生关系,才能“以致得救”。
一个人可能因良心发现而懊悔,或因为觉得自己所作的太对不起父母和亲友而懊悔,但他未必觉得有什么对不起神。
无神主义者也可以有这样的懊悔,但能引致我们得救的懊悔,乃是不单看见自己的罪,是得罪了人,更是得罪了神的懊悔。
注意:使徒行传二章38节的人,他们先是觉得彼得的话扎心,觉得拒绝了神所打发来的基督是有罪了(见徒2:38),然后悔改。
我们都还记得,就在那群情汹涌的一天,当耶稣站在彼拉多的面前时,众人曾经喊着说:“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当时他们认为耶稣只不过是一个惹是生非的“人”而已。
但现在,彼得告诉他们说,耶稣便是神所差派来的基督(弥赛亚),人虽然将他钉在十字架上,但神却已经叫他由死里复活了。他们必须“悔改”(即回心转意),改变他们对耶稣的看法,承认他为主,为基督,承认只有信他才能得救。
众人见门徒指出他们的错误,便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他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立即回答他们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叫你们的罪得赦……”
但一个人也可能因为不满意自己以往的行为而觉得需要“悔改”,这种“悔改”就与神毫不相干了。可悲的是,现代人对“悔改”的误解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并因此产生许多的困惑。
当人误解此词时,他们便会以为只要不抽烟、不喝酒、不说粗话、不跳舞、不看电影、或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就成为一个基督徒了。于是,教会里充满了许多自以为义的“好人”。
然而,圣经再三告诉我们,好行为并不能使人成为神的儿女,我们若不接受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救主,便不能得救。
人若对自己生命中的某些罪回心转意之时,他可能真的会因此而忧伤,甚至会停止不再从事某些罪行。
但为罪忧伤及不再犯罪乃是悔改的结果,而并非悔改的本身。圣经所要的悔改,不只是改过,而且是悔改归向神,并且信靠基督。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圣经中的撒该,可算是悔改最彻底的,他对主说:“我把所有的一半分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路19:8)
但圣经中有另外一个人所作的和撤该很相似,但他却灭亡了,那个人就是犹大。犹大也像撒该那样知道有罪,也把卅块钱还给祭司长(太27:3)。
但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撒该有而犹大却没有,那是信心,撒该是向神悔改,并且相信耶稣,犹大却只觉有罪而没有信靠耶稣。
所以照我们前面所讲的,能够引致我们到得救的路上的悔改,才是真正的悔改,这样的悔改必定和两样事情是分不开的——那就是知罪忧伤和信靠耶稣。
它们好像三个好朋友连在一起走路,“知罪”在前面牵着“悔改”,“悔改”走在中间牵着后面的“信主”。
亲爱的朋友,你悔改了吗?愿你平安!
整理:喜乐
59584阅读
50141阅读
49191阅读
48328阅读
41272阅读
34387阅读
31027阅读
30532阅读
28942阅读
2747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