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08阅读
请看我亲手写给你们的字,是何等的大呢
在新约圣经中,有十三封书信经保罗署名,其真实性及可信度是众所公认的。即使最极端派的批评人士,也不得不承认哥林多书、加拉太书、罗马书确实出自保罗的手笔。这些信大约在主后五十二年至六十八年间写成。
其写作背景也都不同:有的充满年轻、新鲜的喜乐和盼望;有的是在他遭受压迫、拦阻的困境;有的是身陷囹圄、备尝锁链之苦;另有些则在世间之路已至尽头时写就。每封书信大体上都反映内在及外面的世界,流露对主赤诚的忠心。保罗常在书信中自称是「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
以下让我们依写作的先后次序,将这些书信作简单的介绍,以反映使徒不同阶段的思想和见解。虽然他在每封书信都充满爱、忠心和圣灵,但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一直在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以求更认识基督及其复活的权能,体尝主的苦难。
因此每封书信都启示他对复活之主的荣耀及丰富更新、更深的体认。正如基督的智慧及身量不断增长一样,使徒保罗也时时在更新变化,荣上加荣,越来越像主的样式。他的一生都在攀爬顺服及信心的崖岭,学习舍己、十字架的功课,效法基督的榜样,拓广加深对主的认识。
我们只要比较一下他写给帖撒罗尼迦的第一封书信和以弗所书,就可明显著出他在数年间有多么大的提升,思想人格都更臻于成熟。
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一一一帖撒罗尼迦前书大约在主后五十二年写于哥林多市。在马其顿迭遭敌挡迫害之后,保罗离开帖撒罗尼迦,留下提摩太处理未完的事工,安慰并协助灵命甚浅的教会。等情况稍稳定了,提摩太和西拉才赶赴哥林多与保罗会合。
三人常为如何带领训练那些风雨中的教会及初信的门徒而不断讨论、迫切祷告。由于三人都无法抽身前往探望,保罗只好为了第一封书信去勉励他们。第二封信则在数个月后,保罗还在哥林多,听说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将他的第一封信误解为主再来的日子已迫在眉睫,现存的社会即将解体,所以即刻写信去纠正澄清。
在这两封书信里,使徒费了相当的笔墨讲述主二次再来。神子的再来,是激励每个基督徒勤奋尽忠、贞洁自守、得盼望安慰、持守节操美德的根本动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著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
在这两封信里,基督徒生活的动机,盼望基督再来的成分多于基督的内住;荣耀的盼望多于十字架;主亲自的显现重于后来书信所强调基督在凡事居首位的主题。信的未尾,他叮嘱教会要儆醒谨守、豫备主荣耀的再来。比较之下,他后来写的书信所涵盖的立场要比先前的广阔多了。
哥林多前书一一一保罗在以弗所住了三年,最后一段时间,从亚波罗及革来氏家的人口中,听说哥林多教会有分争结党的事情,十分痛心。加上哥林多市的风气败坏堕落,那一小群信徒渐渐抵挡不住邪风逆流,而有妥协苟同的趋势。
后来又接到教会托司提反、福徒拿都、亚该古送来的信,提到教会遇到一些实际的难处,徵询使徒的意见。保罗得知这些令他痛心疾首的消息,恨不得亲身赶去排解纠纷、匡正败坏的风气。但是他将受到怎样的接待呢?而且当时以弗所的情势甚乱,他必须留守岗位,无法脱身。
在左右为难之际,他只好在圣灵的引导下,为了这封实际而立论精辟的书信,给后世的教会提供了宝贵的钴砭,启示世人如何将福音的原则应用于复杂的社会道德、人际关系等问题上。
这封信由提多亲自送到哥林多。信中仍然涉及主的二次再来;但除此之外,还提及末后的亚当的崇高立论,以及圣灵向属灵的人所启示、眼不曾见、耳未曾听、人心所想像不到的奥秘。
哥林多后书一一一以弗所的暴动闹得风风雨雨之际,使徒日夜焦心等候提多带回音讯,告知哥林多教会的反应。被逐出以弗所之后,他到特罗亚去,以为会遇到提多,却失望了,心里更是焦急,立刻赶赴马其顿去寻他。在四面受敌的困境下,「外有争战,内有惧怕」,身心灵遭到极大、打击。
幸好提多及时赶到,带来哥林多教会悔改哀恸、思念他、被他的信激励的好消息,才稍得安慰。他立即为了第二封书信,差遣提多及另一位弟兄赶紧回覆。
哥林多后书是保罗所有书信中最流露真情至性的一封。在信中他毫无保留地披露心迹,肝胆相照地把个人内心的爱恨好恶、对信徒的期许、挂念、深情表露无遗。
「凡事都是为你们……所以我们不丧胆。」后期书信对基督徒生活的属灵透视,也在这封信里出现。在圣灵的光照引导下,他的笔尖透露出他越来越享受隐藏在主要的丰盛生命。虽然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耶稣的生命却常在他的身上显明出来(四11)。如今他不再凭著外貌认基督了,而是透过灵的体验;在主爱的不断激励下,学习舍己,穿上复活之主所赐的新人(五14—17)。
不管遭遇多少患难、穷乏、困苦,在永恒的灵界里,他都已得充分的补偿(六4一10)。虽然肉体上的那根剌时时折磨他,但神的恩典够他用,反而使这弱点成为得力的来源(十二10)。
加拉太书一一一紧随提多之后,保罗又回到哥林多,在那里度过了愉快的三个月。但是在享受主内肢体团契之乐的同时,从加拉太传来的坏消息却使他忧心仲仲。他听说那里的信徒信仰变质,很快就离弃「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一些犹太教徒渗透到教会中,声称代表耶路撒冷的正统教会,诋毁保罗的使徒身分,质疑他的权威,并坚持外邦人必须行割礼,遵从利未记的法律。
这是个关键性的时刻。假设犹太人的主张得逞,基督教会势必萎缩成犹太教的一支,五旬节涌流的基督教会命脉及事工,必消失在拉比学说的沙漠中。外邦的基督教会受到考验;世人的盼望危在旦夕。
保罗为此焦心忧愁、大发义怒,激愤之情溢于言表。在加拉太书里,措辞严厉,驳斥散播异端之徒,谴责那些引诱加拉太信徒离弃基督要之单纯与自由的阴谋分子:「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
在激动的情绪下,保罗的思绪仍是清晰而强有力的,而且刺激他更深入探讨以前不察的属灵奥秘。迫于情势的危急,异端邪说气焰的嚣张,保罗更勤奋地挖掘基督里的丰盛宝藏。圣灵引导他领悟:犹太民族的真正根源,不是摩西,而是亚伯拉罕;不是西乃山,而是亚伯拉罕的帐棚。
亚伯拉罕在未受割礼之前就蒙召;他因信称义,早在接受犹太礼仪的前三十年,就蒙神悦纳。这个新发现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地意义重大。从那一刻起,保罗被提升到另一更高的新领域。他的立场更坚实,足以抵挡犹太教派的攻讦,证明凡相信的外邦人,都是亚伯拉罕的子孙,都是应许之约的继承者。
罗马书一一一在哥林多住了一些时候,使徒的心思转移到当时最大的都市罗马。他希望能尽快去拜访当地的教会,并著手准备一系列的讲章。在圣灵的启示下,写出所有书信中哲理最深奥、逻辑组织最缜密清晰的一封书信一一给罗马人书。
在这封书信里,就和加拉太书一样,不仅清楚阐释因信称义的伟大真理,而且强调信徒与基督合一,及基督内住的重要性。他声明我们是藉神儿子的死而与神和好,因它舍命,我们才能得救。所以我们是靠藏于基督耶稣里的丰盛恩惠过得胜的生活。
当他谈到与死而复活的主联合,靠主从老我的捆绑中释放,言词之间透露激跃的神采。他与基督已完全合一,甚至能感受到基督为信徒代求那种说不出的叹息。
他甘心乐意地献出自己的肢体,作抵挡罪的武器;因他已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如今活著的,不再是他,而是基督在他里面活。他的生命就在于信神的儿子,因基督爱他,为他舍己。十字架不是称义而是成圣的手段,矗立在现在的他和过去的他之间:而神的儿子则藉圣灵住在他心中掌权。
腓立比书一一一这封书信不含一点辩证的成分。前几封信的辩护已驳倒诋毁他的人,压制了制造纠纷的仇敌。如今身陷罗马的牢狱,即使各地教会仍有分争结党的事,也无法远渡重洋,穿透牢门,传到他耳中。神那出人意外的平安保守著他的心怀意念。从这平静安宁的心田所涌流的,就只是对腓立比教会那批亲爱的朋友深湛而温柔的思念与关切。
对主再来,得永生的盼望,仍是他心目中的晨星。他是天国的子民,盼望在天上与他的救主相会。但他也开始想到以自己的死来荣耀主的可能性。他知道神的旨意最美善,他已从主学会舍己谦卑的秘诀。以巴弗提把腓立比教会爱心的馈赠带来给他,他立刻为了这封充满爱与感激之情的信托他带回。
歌罗西书一一一保罗第一次被囚于罗马,后期前来其所赁之屋探访的人当中,有一位是歌罗西教会派来的以巴弗,他也代表老底嘉及希拉波立——座落在小亚西亚莱克斯谷(Lycus)的两大城——的弟兄,向保罗问安。以巴弗向使徒透露:有一新奇的异端刻正迅速扩展,袭击小亚西亚一带的教会。
这派虚妄的基督教哲学认为在罪人与神圣的神之间有一道鸿沟,惟有透过神秘的桥梁,人的祷告才能上达天庭,神的祝福也才能降临人间。但这套理论完全凭空想像,其神秘哲学全然虚妄,因为即使最高的天使或灵,与永恒的神之间仍有无限辽阔的距离,除非造物主亲自跨越鸿沟,所造之物无法接近造物之主。
要对付这套荒谬的哲学,圣灵向保罗揭示了在基督里更深、更广的丰恩;让使徒领悟主升到权能者右边的完整意义。他认清一切执政、掌权、天上地下所有的造物、鬼灵,都臣服在它脚下。它是万有之主,万王之王。他管理一切,充满一切,维持一切。
「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又是为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你们在他里面也得了丰盛,它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西一16,二10)。
在这同时,他相信自己与复活之主联合的信念也更肯定;对主的内住也更有把握;对永生的盼望更充满荣耀。因此假使他必须蒙召,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又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
他承受的职分,岂不就是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将历世隐藏的奥秘显扬在外邦人当中一一这奥秘就是基督在人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推基古弟兄负责把这信带给歌罗西教会,并将另一封信转达以弗所教会。
腓利门书一一一从主人腓利门家逃跑的奴隶阿尼西母,可能在匮乏中到使徒所赁之屋求助或在罪恶的场所被传福音的同工寻获,在保罗的感召下重获新生,如今成了他所亲爱的弟兄。腓利门是保罗熟识的朋友,而且在账务上似乎有往来(18一19)。保罗把阿尼西母送回去,并附一封求情信,以期他能获得主人的宽恕。
这封信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徒静候神的爱克服一切难处的耐心和信心。在他认为,阿尼西母在神的眼光中,是个完全的自由人;但基于礼貌,他不便干涉主仆的纠纷,只有存祷告的心指望腓利门能被神的爱感动,看待阿尼西母为主内的弟兄,主动还他自由之身。
在他未能甘心行此善学之前,保罗不愿插手干涉,他必须把阿尼西母送回去。保罗处理这件事的原则,足以作我们解决各样难题的借镜,凡事留待爱心慢慢化解。
以弗所书一一一这封书信重申主耶稣之国度、主填满神人之间的鸿沟等重要的观念。保罗以无比生动、有力的文笔,陈述信徒与基督的死、复活、升天、掌权联合的真理。他并且把教会形容是基督的身体和新妇,把这比喻刻划得淋漓尽致,不过这封书信最特殊的要默在于它十分强调夫妻、父子、主仆闲的人际关系及家庭生活。
早先,由于生活的重压,又无圣灵启示的确据,使徒似乎认为婚姻生活的难处多于甜蜜(林前七);但在后来的几封书信里,他却极推崇婚姻,把它比成主和新妇和谐相爱的美丽结合。
和当时的人看法迥异的,他认为维系婚姻的秘诀乃在强者为弱者舍己一一丈夫为爱妻子而多作牺牲。妇女不是男人的奴隶或玩物;男人应该像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身一样,毫不自私地爱顾妻子。
提摩太前书和提多书一一一保罗获释之后,重访爱琴海畔的众教会。在旅途上他写了这两封书信,劝勉两位年轻的宣教士如何教导、牧养教会。信中涉及许多处理实务及家庭问题的细节。
保罗不惮其烦地反覆强调如何把信仰的原则应用到日常生活的问题及职责上。「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神救众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提前四8:多二11一12)。
提摩太后书一一一写此信时的保罗,年岁已长,胸襟见识都臻于通达圆熟;然而亲朋爱徒都睽膈远离,孑然一身,苍凉孤独;更难堪的是御寒的冬衣、心爱的书卷都不在身边,单薄的身体在寒窖中抖缩;漫漫长日,度日如年。
他渴盼能再见到属灵的儿子提摩太,特意为此信催促他赶紧上路。此情堪怜,却又凄美、合乎人性。在孤寂的呼声之外,仍散发坚忍勇气及信心的光辉:他深信主已保全他所交付他的,同时他也已守住主所交托他的。保罗最后提起如椽之笔,以无比慈祥的信息为一连串的书信勾勒了完结之篇。斗大的字体道出语重心长的祝福:「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
保罗的书信就像铅版,无数的翻版都是由此复印出来。只有神能算得出究竟有多少人因接触他所写的这些字句,受了他的教,而成为他的荐信,「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一直到主再来的日子,还会有无数可歌可泣、荣神益人、得胜崇高的篇章,因使徒保罗这些神圣的启示谱写出来。
整理:于姊妹
108208阅读
101366阅读
35177阅读
33344阅读
22615阅读
21289阅读
21256阅读
19873阅读
18256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