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15阅读
身为基督徒,我们“不可停止聚会”,每周要定时到教会去敬拜神。但今天约拿单·李曼的文章提醒我们,进入教会之后你最看重的是什么?让你耳目一新的音乐,抑或安静圣洁的圣诗?让你喜欢的讲道,抑或谈得来的属灵伙伴?是不是总有一款因素适合你?但是,如果仅此而已,恐怕圣灵的担忧和责备不会停止。那最应该看重什么?花大约八分钟左右读读这篇推心置腹的文章吧!
文 / 约拿单?李曼(Jonathan Leeman)
译 / 江文宇 校 / 述宁
主日清晨,你正走进一间以前从未来过的教会。
步入类似门厅的地方时,有人向你问安。你走过那人身边,进入主会堂。靠后排还有几个座位空着,你赶紧找了个位子坐下。这时你发现来得稍有些早,“礼拜”(或者叫“聚会”,不管他们怎么叫它)还没开始。
于是你花了点时间打量了一下整个房间。你观察着其他人的衣着、年龄,房间的陈设、装潢,还有正前方的那个台子。
这时也许有人会递给你一本小册子,可能是教会的周报什么的。你打开草草地翻看了一遍:留意了一下图文的排版、教会的图标,里面的内容包括报告事项、聚会流程、周间安排什么的,还有一段牧师写的信息并配了一张他的照片。放下周报,你又继续环顾四周……
前面有人在弹奏音乐。如果这是一家传统的教会,那音乐可能是一段管风琴的序曲;如果这是一家稍现代点的教会,则可能是一支敬拜赞美乐队正在排练。你在自己的座位上就这样听着。
在这个过程中,你对于所处的这个地方,对于你眼前正做事的这群人,开始慢慢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印象。进而在你的心中又因此而涌起许多不同的感觉:舒服?接地气?朴素?时髦?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场景中,就在那样的时刻,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当你考虑自己是否还会再来这间教会时,你觉得什么是最为重要的?什么是你最想要的?
1、
肤浅而缺乏耐心的文化
作为一名基督徒,并且是一位初来乍到的新朋友,你到目前为止所观察到的一切其实都只是表面的东西:这个房间和这里的人看起来如何,这里的音乐听起来如何。糟糕的是:一方面,处于堕落状况中的我们,对表面现象总是会给予不应当的重视;而另一方面,西方的消费文化又总是在突出和强调各种流于表面的东西。
就在那样的时刻,许多基督徒很可能就已经知道了自己下一次是不是还会再来这间教会。尽管礼拜都还尚未开始,他们可能就已经下了判断,认定这间教会太老旧或太年轻,太体制化或太落后于时代。
对于如此心血来潮的决定我深表同情,毕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电视广告,那么多的特色餐厅,那么多的商品展示,那么多的电影,在所有的事上我们总是有那么多的选择,以至于我很容易就会因着某些事物看起来或听起来的样子而妄下判断。而且莫名其妙的是,人们甚至只消藉着我穿的衣服、听的乐队、喜欢的电影,就能轻易地“定义”我这个人,对我和我所听的音乐品头论足。
更有甚者,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餐化的社会中,我们已经变得毫无耐心。我们不再需要存钱购买大件的物品,因为我们可以刷信用卡;我们不再需要图书馆或百科全书,因为我们有了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我们不愿意花上几十年的辛苦打拼去建立一家公司,我们只想要一些绝妙的点子、优秀的市场营销以及媒体的炒作。
这些当然会影响我们对主日上午的期望,也影响我们在周间如何灵修。
2、
上帝的道的耐心工作
但我仍想要恳请我的弟兄姐妹们注意:当你或者我坐在那里,考虑着我们到底要不要再来某间教会的时候,我们最当考虑的一点,是这家教会是否严肃地对待上帝的道。证道是否内容充实丰富?音乐是否有深刻的神学底蕴?是否大声地朗读圣经?公祷是否反映出对圣经的重视?
那赐生命给死人、使奴仆得自由的,是圣子藉着圣灵的大能所成就的圣父的道。因此当我们在一间教会聚会时,最主要应该关注的一件事,就是上帝的道。
除此之外,当你走进一间教会时,你眼睛所看见的任何事物,无非是下述二者之一:要么是呈现道的平台,要么是道翻转生命的大能的明证。教会建筑,音乐风格,甚至做接待服事的“问安者”,都只是平台。当我们要断定何为重要时,我们必须牢记,唯独上帝的道赐给人生命和自由。
因此现在我们就还应当继续追问,到底有没有证据显明那里有对道的信心?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建筑里,是否都是一些有着精明的神学头脑但却冷漠无比的人?会友间是否彼此关心并且关心教会外的人?他们是否诚实正直?这些都是关键的问题。当我们每周一次坐在那里聚会时,我们的耳朵应当渴求上帝的道。
如果是这样,那或许就意味着我们的灵命已经融入了忍耐。仔细聆听是一项耗时又费力的工作。我不知道你的情况如何,但对我而言,和花上二十分钟读圣经相比,我发现花两个小时看电影更轻松。我们这个全球化、快节奏、媒体铺天盖地的世界,并没有训练我们如何安静久坐,专心听一个人讲话。我们不习惯这样的事,也不看重它。而且,电视广告制作商们早已学会如何在三十秒内成功撩拨我们的心弦。你想要吸引我的注意吗?那你就得抓住我的情绪,并且下手还得快!
然而耶稣却将宣讲上帝之道的过程比作在地里撒种,以赛亚也将其比作雨降在地上滋养地土生命。种子结出果子的过程是缓慢的,雨水滋养作物生长是缓慢的,道的工作也是如此缓慢的。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比如说,你觉得证道应该多长时间才合你心意?希伯来书的作者将他“劝勉的话”称为“略略”(来13:22),而把希伯来书从头到尾大声念完需要花四十五分钟。这对你而言是个“略略”的证道吗?至于圣经中提到的长时间的证道,比如保罗有一次讲道讲了一整晚(徒20:7-11),这听起来又如何?是不可能的吗?也许吧,不过你有没有看电影看到凌晨的经历,或连轴转地狂刷自己爱看的剧集?
当涉及到我们对性的态度,或我们该如何花钱,作为基督徒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应与非基督徒有别。我们将这一类事视为道德上意义重大的事。但我还想在这清单上再加点别的东西——在道德和属灵层面都有着更严重后果的事:我们在听道时足够耐心和勤勉吗?进而论之,我们在教会里最看重的是什么?
上帝的道聚集教会,因此教会聚集是为着上帝的道。在余下的部分里,我想考察这两点。
3、
上帝的道聚集教会
上帝的道释放我们每个个体的人,将我们与世界分别开来。道和圣灵的“电流”从我们的耳朵进到我们里面,使我们的心跳动起来,并且打碎罪的锁链。上帝的道救拔了我们。
但这道的作为并不止于此。道并非把我们变成一个个互不关联的个体,而是将我们彼此连接起来,把我们众人聚拢在众教会里。或换句话说,地上的教会就是道的产物,恰如撒种之后长出的作物,就是这种子的产物(可4:14)。
道的电流,充满圣灵的脉动,像是一块磁铁,吸引成千上万的碎铁片聚拢集结。
我说上帝的道聚集教会,意思并不是在某种抽象的神学层面上说道聚集“大公教会”(universal church)。注意,我的意思就是说,这道聚集起了一群一群实实在在的人,真实的会众。他们是那些实实在在、一步一步走进教会的人,是那些脚上穿着凉鞋、便鞋、帆布鞋、靴子、懒汉鞋、高跟鞋的人,他们全都从同一个门走进来,济济一堂。这些人被道翻转而归信,如今这道也命令他们“不可停止聚会”(来10:25)。
然而这些人来聚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被命令要来。他们来,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他们现在是天国的“公民”,是属乎那位他们认信的主的子民。而公民身份所带来的部分义务,就是要与其他公民聚会,一起来听关于他们尚未得见的国家的事。他们来,是因为他们现在“得了儿女的名分”。既然身为儿女,就自然爱与家人齐聚一桌,一起享用上帝的道的丰盛喂养。他们来,是因为他们现在是“羊”,而羊就是要属乎羊群,跟随那牧者的带领,去往青草地上。他们来,是因为他们现在是“一个身子的众肢体”,而肢体总要彼此相顾相需。
你任选圣经里一个关于教会的比喻来看,重点都是一样的:一名基督徒,从圣道和圣灵领受了新的遗传基因,因此就知道自己现在是属乎一个更大的范围。这基因就是“家庭”的遗传基因,或者“羊群”的遗传基因,又或者“圣殿”的遗传基因。并且,他不是仅满足于等候那到世界的末了才最终在新天新地里的相聚。作为一个新造的人,他现在就渴慕与其他同信之人一起聚集——在地上相聚。就如同他开始渴慕“穿上”基督的义袍,他现在也开始渴慕穿上基督的合一——与上帝的子民在地上真实地相聚。如果没有这种全新的渴慕,那他就根本不会有那个新的家庭、羊群、圣殿的遗传基因。
这是我自己生命被真正翻转的一个标志。当我还只是个名义上的基督徒时,我和基督徒待在一起就觉得尴尬。后来,不知怎的,我就开始想要和他们待在一起。当这样一种渴望出现之后,也有其他新的渴望同时出现,比如渴望读圣经,渴望与罪争战,渴望分享福音,渴望听道,以及渴望服事身边的人。现在回过头看,我相信所有这些都是一个人真实翻转归信的标记。道救拔了我,继而召我与其他同属基督的子民相聚——我像一片落叶,被扫进了落叶堆里。
这就是我们在新约里一次又一次看到的。众人因信这道而得拯救,继而这道要么在他们中间建立起一间教会(如果之前没有的话),要么把他们加添给一间既有的教会。
我们先在耶路撒冷初代教会中来观察这一模式:
在五旬节时,彼得讲道的高潮是这样一段充满福音的话语:“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然后我们读到:“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徒2:38、41,所有粗体强调为后加,下同。)
面对如此庞大的一间教会,可能有人会受试探,想尝试些新的策略。但使徒们仍持续原有的事工——传讲上帝的道:“听道之人有许多信的,男丁数目约到五千。”(徒4:4)
之后耶路撒冷教会遭遇了族群相关的争议,使徒们仍然坚持不变:“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6:4)结果呢?“上帝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徒6:7)
当耶路撒冷教会因逼迫而被打散后,这一模式贯穿于使徒行传全书并不断重复:“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徒8:4)后面我们可以读到多处类似的经文:“神的道日见兴旺。”(徒12:24)“于是主的道传遍了那一带的地方。”(徒13:49)“主的道大大兴旺而且得胜,就是这样。”(徒19:20)注意,使徒行传并没有回顾过去并明确地说:“在各处都建立起了教会。”但这正是作者在此处所要描绘的图景。比如,在写到保罗的第二次宣教之旅时,是以这样一句陈述开始的:“于是他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徒15:41)众教会是哪些教会?作者已经告诉我们,就是保罗在第一次宣教之旅中,一路讲道而建立起的众教会。在整卷使徒行传中,我们看见教会兴起于安提阿、腓立比、帖撒罗尼迦、罗马以及其他各处。在每个地方,道都被宣讲,其果效并不仅仅只是造就了一群基督徒个人,而是一间间教会。
就此而论,新约书信更像是家族通信,而非个人书信。书信实际上都是以这样的问安开始:“亲爱的家人……”所有书信都是写给众教会或教会领袖们,而且书信作者从未将他们作为基督徒的生命的起始,与他们作为教会肢体的起始,加以明确区分。在下面几个例子中,每个第二人称代词都是复数指称,并且作者每次都指明那赐予教会生命的是圣道或福音:
向在哥林多的教会:“弟兄们,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知道。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并且你们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传给你们的,就必因这福音得救。”(林前15:1-2)就在他们欣然接受保罗的信息时,他们各人作为基督徒的新造的生命,以及作为一群聚集起来的会众的新生命就一起开始了。这就好比一个篮球队的教练写信给全队队员:“我还记得当我刚开始教你们打篮球的时候……”这意思就是说:他教他们每个人,同时也是教他们整个团队!个人与群体,二者密不可分。
向在以弗所的教会亦然:“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弗1:13)
保罗向在腓立比、歌罗西和帖撒罗尼迦的众教会也说了类似的话(腓1:3、5;西1:5-6;帖前1:5)。
希伯来书的作者至少也暗示了同样的理念(来13:7),还有雅各(雅1:21)、彼得(彼前1:23、25)、约翰(约一1:6、10,2:24)、犹大(犹3、20)亦是如此。
我们在圣经中一再地看见,道使人归信,并将他们加添给当地诸教会。这道聚拢人成为教会。面对如此一致的见证,基督徒还有什么理由在主日去到教会里寻求其他?若是有人确实在寻求其他什么,那么他们的牧师就应当如此行:教导他们不要如此,倒要专心于道;停止用其他各样的刺激来吸引他们。
阅读
教会为着上帝的道而聚集
凡要加入我所在的这间教会的人,都需要接受某位长老的面谈。在面谈中,这位长老会为其填写《会籍报告表》,并提交给全部长老审核。这些报告读来都是大大鼓舞人心的。有时里面会描写某人成年后非同寻常的归信经历。有时里面会讲述某人从孩提时就一直经历上帝信实的故事。每一份报告都是对上帝的怜悯、慈爱与大能的见证。
就在最近一次的会籍申请中,有几份报告特别令我印象深刻。其中一位预备加入的会友,我就叫他汤姆吧,他回忆说母亲在他小时候会偶尔带他去教会,但他并未从中有任何得着。汤姆结婚后,还是按着小时候的这个模式,就是隔很久才偶尔去一次教会。大约一年前,他决定来我们教会聚会,作为送给他妈妈的一份母亲节礼物。汤姆刚来的时候,我们的系列证道讲到了撒母耳记,他发现释经讲道的内容令他“惊讶得合不拢嘴”。所以他之后也继续来聚会。几个月后的某天——汤姆自己也不确定是哪天——他归信了。但他知道那是因为他早已开始自己读圣经了,也是因为他开始以一个全新的方式思考罪,思考上帝的荣耀和圣名。当然,也还因为他开始在一个教会聚会。
与此同时,汤姆的妻子珍妮却不愿来教会,因为她不想把孩子们留给保姆照料。珍妮小时候从来没去过教会,后来跟着丈夫汤姆去过几个教会,但每个教会的讲道都避而不谈福音。虽然如此,她还是同意了,开始和汤姆一起来教会聚会,并终于听到了福音,悔改并认信了基督。
与他们面谈入会事宜的那位长老说,看到这对夫妇相互的影响,真让人啧啧称奇。而就在不久前,在他们两人的生命中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们如今的关系焕然一新。
在另一份入会报告中,菲利普(化名)描述了自己多年前从一个非洲国家移民到美国的经历。他在非洲时就已归信,而来美国后在华盛顿加入的一间教会,会友全都是他祖国的同胞。菲利普说那间教会在很多方面都很好,他与妻子在这样一间教会中得到了灵里的造就。但某一天,他们感觉到教会开始变得更符合他们原生民族的民族特性。他们认为应该离开那里,找一个以福音真道为主,而非以民族特性为主的地方。所以就来到了我们教会。
从某些方面来看,这些都是寻常的基督徒的故事,类似这样的故事我每个月都能收到一批,上述三个故事就是最近一批里面的。我相信其他教会的领袖们也都听到过类似的故事。但每一个基督徒的故事,岂不都是上帝的大爱与大能异常奇妙的彰显吗?在今天这个世界,某个住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人,更别说是一对年轻职场夫妇了,凭什么要来教会?再者说,他们听了几场关于撒母耳记的六十分钟的证道,怎么就因此而归信了?或者看另外这对夫妇,生活在对他们而言是外国的地方,怎么就放弃了与祖国同胞的亲密友爱的关系,只为找到一间强调一本古书里的话语的教会?
这些问题的答案当然就在于:上帝的道聚集教会,并且教会聚集是为了听上帝的道。上帝的子民想要听到上帝的话语。教会的会友应当都是认信耶稣为主的人。因此他们聚集就是为了听主的话语,为了确认他们对主话语的责任,也是为了在彼此生命中行出这道。
既然如此,当一间教会聚集起来时,应当做些什么呢?应当为上帝的道而建造。保罗写到:“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西3:16)这里所用的“存”这个词,按原文字面翻译,意思就是“在……建造”。此处保罗是在告诉我们,要藉着教导和颂赞,让基督的道进来,在我们的教会中住下来。这样的一间教会,就是以上帝的道为中心的教会了。在这样的一间教会里,圣经的话语和教导口耳相传,在心与心之间环绕回响。而任何一间地方的教会,如果在每周聚会中都把重心放在上帝的道之外的任何事情上,那么无论那事情是圣餐还是慈惠事工,教会都将被带偏。
当你建造一间教会时,你当然可以围绕某个时代的音乐,围绕某一民族的民族特性,围绕某个唱诗班的事工,围绕某宗派的身份,围绕为年轻妈妈们提供的各种机会,围绕某个活泼的单身团契事工,甚至是围绕某位牧师的个人魅力。而且,如果你围绕这些事情建造这间教会,收效常常都会是立竿见影的。这样干,不需要太多耐心。
但是,让我给你提供这样一种替代方案——用耶稣的声音大声呼喊!记住,他应许说他的群羊“会听”他的声音(约10:14、16、27;约一4:6)。
用耶稣的声音大声呼喊,意味着教会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是上帝的道的事工:传讲上帝的道,歌颂上帝的道,祈祷上帝的道,门训上帝的道,以及用上帝的道传讲福音。
43315阅读
37443阅读
35879阅读
35059阅读
32860阅读
32661阅读
32323阅读
30363阅读
28497阅读
28419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