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46阅读
黄锡培
《为何枉费》是纪念1933年英国的医疗宣教士巴富羲医生,在中国度过了一年三个月又26天,离世时还未满30岁的传记。
但比他早30年来华的医疗宣教士佘博理医生,一家四口从美国到中国只不过两个多月,竟染上了天花,父子三人先后不治离世,更令人想起《为何枉费》这书背后的嗟叹!
佘医生在美国波士顿长大,哈佛医学院毕业后悬壶济世;积极参与各项宣教工作,夫妇二人曾在1900年以前到天津宣教(注1),回美后加入内地会。1904年年底,35岁的佘医生和29岁的佘师母带着两子博柏*和司提反抵达上海后,往安徽学习华语。
“我们先后接到三份有关死亡的电报:先是佘博理医生,然后是他的幼子司提反,再是长子博柏。佘医生一家在去年11月离开我们前往中国,却成了天花的受害者。如日中天的生命,刚开始的事奉,和两个可爱的孩子都去了,留下孤单的贤妻……。”(1905年3月,北美版《亿万华民》)
佘师母经历了这样大的打击仍坚强地留在中国,继续他们来华宣教的召命。她身体复元后,到扬州女宣教士的语言学校(注2)学习华语。她在1905年3月23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写了一篇追悼文:
“‘至于神,祂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祂的,祂便作他们的盾牌。’(诗十八30)诗人在最伤痛的时刻仍称颂神,因祂行事远超我们所能明白的。”
“‘祂的道是完全的’,我们愿否相信而安息在此?‘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对的,是炼净的,从未有落空过!‘凡投靠祂的,祂便作他们的盾牌’,神作我们的盾牌!在极度悲伤中,想到这一点是何等安慰!我们不是靠自己站立得稳,乃是把一切忧虑、重担、孤单、难过都卸给主,呼喊主:‘主啊!我们受压,扶持我!’神是磐石,我们稳固地立在救恩的磐石上!地上的欢乐年日过去,我们短暂的天路历程中,在磐石荫下仍享安息。”
“我亲爱的和两个宝贝的孩童已进入荣耀里,我深深地相信,他为中国把生命摆上,成为圣洁和蒙悦纳的牺牲,一定会激励其他人对亿万华民有更大更深的责任感。”
“在他离世之前,大家都以为他会复元;但神要他,便在农历新年中午前,他的灵安静地离开地上的躯体,遵主命返天家。在城外简单的安葬礼中,我们唱他常爱唱的圣诗,跟着的三周内,他所心爱的一对儿子,也随着他一同在天家团聚。那天安葬礼时,博柏紧紧地挨近我身旁,一同抱着两岁患病的司提反。”
“司提反在2月18日随着他爸爸离世时,我正在患病,无法照顾他;但是我却见过博柏多次,他才离世。他们两人都是能忍受之幼小受苦者,并且有爱心的医生和护士尽量帮助他们减低痛苦,当问及博柏是否已预备好?他回答说:‘是的,妈妈。’‘亲爱的,谁帮助你预备好呢?’他很快说:‘主耶稣。’”
“这个还未满八岁的可爱孩子,知道父亲去世后,很快便了解到他的责任,但当小司提反安享在大牧人手中时,六天大火之后,亲爱的博柏也跟着他团聚去了。想到父子三人同在一起,永不再受苦,我该喜乐;虽然我了解我的孤单,是我有生以来从未经历过的。”
“安庆城外的基督徒墓园里加了三个新坟墓,三位为主耶稣作见证的,都已离开了。黑暗围着墓园的四周,环绕着镇江四周的山头,布满华人的坟墓,但都是没有主名的墓碑;在这广大的国土上,还有千万的灵魂。我们已蒙恩归主,对这千百万会进入死亡的华民,有没有当尽的责任呢?我们具有生命的饼,有没有分一杯羹给他们呢?我们以有福的盼望,等候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和我们所挚爱的与祂永远同在,有没有想到无望是怎样的痛苦呢?让我们切勿忘记,主耶稣为我们、也为他们而死,但谁去告诉他们呢?愿神打开我们的心,从那在安庆城外的三个基督徒坟墓,及散布在中国无数没有主名的墓碑,带给我们启发!”
“祂不愿意一人沉沦,主啊!求将这心给我。”
佘师母秉承遗志,在完成华语课程后,留在扬州宣教站工作,当时主持宣教站的是索行仁教士夫妇、韩平祥姑娘和王廷献教士夫妇。索教士夫妇对佘师母的遭遇深表同情,便请她与韩姑娘同住,方便照顾。
佘师母与韩姑娘一见如故,一起负责附近一小教会,及城外数处福音堂。扬州是一个富有的大城,但对洋人没有好感,她们的工作不太顺利。
而城南中心教会只有22名会友,他们从满城偶像、庙宇林立中出来归主,但仍有参差不齐:
其中刘先生*体弱患病,本一直坚守信道,不怕羞辱、逼迫。他努力作苦力赚钱,租赁一间小房屋来做耶稣堂,给韩姑娘用来开办一间很好的小学。可惜后来故态复萌,到邻居处赌博,不做主日崇拜,连小学也关闭了。
另一张统司是城官,妻子是一位诚心、有意归主的慕道者,但她的处境困难。张官因见她坚持读圣经,祈祷和参加主日崇拜,十分震怒,下令要她自杀。妻子对他说:“你能杀我,但我永不能放弃信主耶稣!”
佘师母与韩姑娘作伴,常常往城外各处工作,还从扬州坐船南下入长江,再乘单轮木头车走六哩路才到达大生镇(注3)。她们租了一间小房屋传福音,通常每年来几个月。可惜没有本地华人传道继续栽培,难以发展。后来,索教士和华人传道在大生镇租了一处可供聚会之会堂,由扬州宣教站正式派华人传道驻守,成立福音堂。
佘师母第一次回国述职,虽然矢志继续宣教的呼召,但身历家庭巨变,身心灵受的创伤不小,故她在1907年离华返美述职,做较长期的休养(注4)。
在家休养时,她常与韩姑娘通信,1915年再回中国,韩姑娘却在1913年春回国去了。回到城南中心教会,见到旧同工王廷献教士带领聚会,会众欢迎她回来,佘师母也高兴得很,却一时间说不出半句华语来!
推动对华宣教的使者佘师母回扬州后,先到语言学校重修初级课程,因为回国多年全都忘记了,但已届中年,重新再学语言不易。回想过去多年因与韩姑娘通信,常把许多在华的宣教工作转向美国信徒报导,呼吁他们代祷、支持,成了推动对华宣教的使者。
佘师母再三思量自己的景况,认为最好到中国各地一行,把所见所闻转告美国肢体,以推动向华宣教为己任。遂修书给上海总会和女宣教士舍监蓝师母,获得双方同意。
1916年,佘师母与唐学文姑娘往上海,与蓝师母和她的两女儿一起出发,先送唐姑娘到她的新地区,然后她们四人继续探访浙赣皖江四省各地的宣教站。
3月23日她们登上一有住宿的大木船,由一汽船拖行,沿钱塘江逆水而上,江景佳美。翌日,木船扬帆,继续沿富春江航行,由拉船的纤夫轮班在河旁拖行,纤夫吃饭时,她们跑到岸上观光。晚饭后,蓝师母带佘师母读中文马太福音,一名船夫在旁静听,蓝师母问他是否听过福音,那人拿出他常阅读的破旧创世记和马可福音来。大家欢谈起来,聚集了一批船员,蓝师母便向他们传福音,派单张和教他们唱诗,宾主尽欢而散。
3月25日抵桐庐,当地宣教站建于15年前,由富裕生教士创立。富教士来开荒时,遇到一位贫穷的卖柴汉,向他销售做买卖时,他向此人传福音,成为第一位信徒。主赐福他积俭成家,当他离世时,把一生积蓄300金元奉献教会置地,就是现今建立之新会堂。参观了新会堂后,她们便回到船上赶路。
翌晨抵达梅城镇,宣教站就在岸边,是唐学文姑娘的目的地,宣教站有一寄宿学校和一间日校,共有50名学生,一间小型医院和诊疗所,并且还有五处福音堂。
衢州宣教站是蓝师母的故居,31年前她在此开始工作,两女儿旧地重游,重温童年旧梦。蓝师母回忆初时能购得此地,皆因人人都怕那鬼屋。当日她教过的女学生有多名来欢迎她们,有一位是祖母辈了,很快便聚集了不少她曾认识的信徒,大家都非常高兴,还送给她70个鸡蛋和两只活鸡做礼物。大伙儿涌到河边与她说再会,当天下午她们便登船赶往常山了。
做完浙江省的探访工作后,便前往江西省,先后去到玉山、上饶、洋口、铅山、弋阳、贵溪、锦江、南昌、九江,与各地的弟兄姊妹分享信息,协助有需要的信徒。到安徽省安庆市,与昔日曾为佘师母代祷的信徒相遇,倍感亲切。然后再前往江苏省镇江的故居和扬州探访各教会。
尾声:佘师母除了详细记录这一次访问四省外,还向美国亲友报导妇女缠足及贩卖女婴的悲剧。她称赞扬州女校,学生经过八年的苦学便可担任教师,或升学受护士训练。
1917年5月佘师母离华,1918年10月再回中国,在济南(注5)开始一新的宣教站,实地体验创启的劳苦,虽没有成功建立,但她的宣教经验一如既往,鼓励在美的弟兄姊妹代祷、支持在华的宣教事工。
1920年10月,佘师母再次离开中国,她没有向内地会正式辞职退休,可能她准备再回来,但未能如愿。1942年1月17日她息了世上的劳苦,终年67岁。
(作者着有《舍命的爱》及《回首百年殉道血》,并得香港第五届金书奖殊荣。)
101846阅读
101514阅读
101404阅读
101279阅读
101070阅读
101064阅读
101001阅读
100986阅读
100983阅读
100951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