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69阅读
《境界》独立出品【医疗之光】
文 | 喻书琴
播音 | 莎莎
裹小脚的时代她留美成医学博士。50年间她在国内创办医院、学校及医护学校达15所,她认为培养护士和培养医生同等重要,选派护士出国留学。她培养了500多名护士,还向农村派遣“福音护士”,是最早制定计划把现代医疗服务送到农村的人,也是近代医疗宣教的先驱。
1873年5月1日,石美玉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她的父亲石宅嵎是江西省卫理公会最早的华人牧师之一,她的母亲是教会女校的校长。
当时,大量传教士来到九江,九江因此成为江西乃至江南最大的传教中心。传教士在九江几乎是教、学、医三管齐下,教会为学校、医院提供经费,学校为教会、医院培养人才,医院为教会、学校扩大影响。医疗、教育、布道紧密结合,西方医学和护理学得以被引入九江。
裹小脚的时代留学美国,成医学博士
石美玉幼时,父亲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给她缠足,以致遭到巨大的家族舆论压力。但石父依然坚持己见。随后,石父又向昊格矩女士提出给女儿授课的请求。号称“美以美会妇女海外布道会西渡第一人”的昊格矩女士从美国来到九江,在九江创办女子半日小学,后改名为桑林书院,1907年更名为儒励女子中学。父亲把8岁的石美玉送到教会女校读书,期待女儿长大后能去美国学医,回国后悬壶济世。这在当时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清末社会,实属创新之举。
昊女士欣然答应,美玉一读就是10年。在昊女士的精心栽培下,天资聪颖、勤奋努力的她学完了英语和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高中课程后,期待着能到美国接受高等医学教育。
在清末的中国,女性出国留学是凤毛麟角。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出国的一批女性有四位,第一位是金韵梅,本是孤儿,被宁波基督教长老会的宣教士麦加缔夫妇收养,1881年就读于纽约医院附属女子医学院;第二位是许金訇,福州牧师许扬美之女,1884年就读于威斯利安大学及费城女子医科大学;第三位就是石美玉;第四位则是康爱德,本是孤儿,后被昊格矩女士收为养女,是石美玉的多年同窗好友。1892年,她们两人一同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
四位女子虽然留学时间不同,但学费皆由海外妇女宣教会支持。她们无一例外选择了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医科专业作为服侍的禾场。
在毕业典礼上,石美玉穿着粉色的旗袍,康爱德穿着蓝色的旗袍,双双步履优雅地走上讲台,获得全场师生的掌声,两人成为密歇根大学最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女性。
石美玉和康爱德
“没有一个芝加哥的医生比她做得更好”
1896年,她们谢绝美国方面的挽留,学成归国。当地百姓热烈欢迎,一路上鞭炮声不绝于耳,人们都想看看这两位留洋归来的年轻女医生。
她们一回到家乡就被请去处理一宗难产手术,一位产妇生双胞胎,第一个婴儿出生后宫缩停止,当地有名的中医对此无计可施。她俩凭借过硬的医术,保住了产妇和第二个婴儿的生命。首战告捷,声誉鹊起,她们回国第一年,来就诊的病人达 2000多名,两年后,病人就超过了5000名。
起初,传教士们都希望她们在美国教会开办的大医院里工作,但她们则坚持要开办自己的诊所:“如果我们那样做,中国人会认为我们没有学好自己的学业。”很快她们就开设了一个小诊所。
随后,她们在美国但福德医生的热心资助下,开设了但福德医院(今为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同时创办但福德护士学校(今为九江学院护理学院),培养中国女性护理人才。她们的本土化举措不仅得到当地乡绅的热烈响应,更是得到当时兴起的各地民族主义改革者的大力宣扬。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甚至邀请她们负责上海一所医学师范学校。但她们婉拒了,认为应该先扎根家乡,造福当地百姓。革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特意撰文《记江西康女士》,赞誉她们俩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女士无他志念,惟以中国之积弱,引为深耻……”
义和团运动期间,石美玉的父亲恰巧在外地传教,不幸遇害殉道。美玉非常悲痛,但所幸还有母亲的陪伴支持,母亲在女儿的医院热心服侍,向病人及其家属传福音,为他们代祷。
1902年,但福德医院诊治病人3679名,住院59名,家访4114次。石美玉以内外双科医生闻名遐迩长江中游。但福德医生曾经在手术室观察过她的手术,称赞说:“没有一个芝加哥的外科医生能比她做得更好。”
1903年,康成德与昊格矩前往南昌开设新的医院,以服侍更多有需要的患者。石美玉从此独自负担起但福德医院的责任。那年,来医院就诊的病人已经达到1万人,有各种事工的压力与挑战需要应付,于是,但福德医生建议派遣美国的护士人员及医院行政人员来华支持,但被石美玉婉拒,她坚持主张这家医院应该完全由中国人来管理。她希望给中国人激励:“中国女性能够做那些以前做梦也不敢做的事情。”
石美玉在给病人手术
“将这项舍己的工作作为毕生事业”
石美玉高瞻远瞩地意识到,若想中国未来能建成西方式卫生保健系统,尤其是要建设西方式医院,培养护士和培养医生同等重要。
因此,石美玉虽然院务和医务工作繁忙,但仍然亲自担任但福德护士学校的教学工作。她译介英语教科书、投资购买教学设备、积极争取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选派护士出国留学的机会。由于当时女子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护士学校生源的文化程度较低,以来自下层家庭的女孩居多。为了提高护士的文化素质,石美玉和胡遵理创造性地利用传教士创办的诺立女校,为护士补习物理化学等高中文化课程。
福德医院护士学校是我国最早的护士学校之一,这些学生们白天和医护人员一起从事护理工作,晚上学习医护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石美玉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九江的20多年时间里,她培养了500多名护士,其中,中国护士之母、中华护士会首任中方会长伍哲英,就毕业于九江但福德护士学校,受到石美玉的精心栽培。
除院务、医务及培训等工作外,作为院长,石美玉还要负责筹募资金。1906年,她26岁的胞妹石安娜患病去世,令她极度悲伤,繁重的工作又导致她盲肠炎发作,不得不前往美国做手术。她便利用这次机会四处演讲,向美国教会分享异象和中国教会的需要,同时大力鼓励中国留学生回国服务。她向听众热情洋溢地盛赞她的护士们:“她们对主充满信心和爱,将这项舍己的工作作为她们毕生的事业;她们不图任何回报和奖励,只求自己所做的蒙主喜悦,她们经历艰难困苦,只为将荣耀归给主。”
1911年辛亥革命后,西学东渐,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中国发展现代医疗事业,西医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医疗服务的主流。但在农村地区,人们还是无法得到西医治疗,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
石美玉为此开始了一项计划:向农村派遣“福音护士”。她也被称为是“中国最早制定计划把现代医疗服务送到农村的人”。她向毗邻九江的湖北黄梅、安徽太湖的农村地区派遣护士建立诊所,由实习医生定期下乡巡回医疗,提供发放药品、接种疫苗、难产接生等基本医疗服务。石美玉经常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农村,上门接生和诊治病人。
除了医院护理,石美玉也很重视公共卫生护理,经常组织护士到社区传播公共卫生知识。1915年到1920年,她在城乡地区举办公共卫生讲座,内容包括结核病预防、鼠疫预防、消灭蚊蝇、妇女产前保健、婴儿喂养指导、预防接种、关注家庭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她每周一次到教会日校授课,据说最多时大约有800名妇女参加。
今天,社区护理已经成为社区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世纪前,石美玉为之进行的探索具有前瞻性意义。她是我国早期护理专业的奠基者和先行人。
但福德医院的医护人员
“钱会有的,主会赐予我们的”
石美玉热心教会的福音事工,为教会和社会培养本土的基督教领袖。1918年8月19日,她和余日举、陈维屏、诚静怡、胡素贞、蔡苏娟等7人,在庐山牯岭组成了中华国内布道会,这是华人第一个布道组织。
1920年,由于受当时盛行的自由神学影响,卫理公会的信仰越来越倾向“现代派”,而石美玉旗帜鲜明地保持“基要派”立场,不愿妥协。最后,她与美国女传教士胡遵理辞去了卫理公会的职务,告别开办了25年的但福德医院,前往上海创办了伯特利宣教会。
伯特利宣教会由伯特利神学院、伯特利医院、伯特利护士学校组成。后来还建立了孤儿院,而且创办了一份刊物《圣洁指南》。伯特利中小学校长和院长最早由计志文牧师担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林道亮牧师接任。
据林牧师回忆,由于美国那边的募款中断,上海当地的基督教徒和慈善家的捐助十分有限。在那几年里,他带领着伯特利的教职职工,节衣缩食,勉强维持着二三百人的衣食生计,使大家在长达四年多的时间里免于冻馁。
同样,伯特利医院初创阶段也相当艰辛,医院的地址位于外交部一位部长的老房子里,那里因为长期“被鬼和老鼠占据”,没有人敢住。石美玉通过不断募捐来改善医院设施,培训福音护士,为缺医少药的农村地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募款时她常常身无分文,于是就默默祈祷:“钱会有的,主会赐予我们的。”结果多次经历有支持者意外送来了支票,为此她格外感恩。
1925年,中华妇女节制联谊会在上海成立,石美玉任第一届主席。该会是世界基督教妇女节制会的分支机构,以节制烟酒、女性解放、兴办慈善等三大事业为宗旨,反对蓄婢、纳妾、缠足、束胸等各种恶习,提出女性维权、女性参政、女性经济独立、女性婚姻自由平等多项主张,为女性在家庭及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
1928年,国民政府下令,所有教会学校的负责人必须由中国人担任,且宗教课程必须设为选修课,而非必修课。石美玉认同第一个要求,但拒绝第二个要求,她坚持哪怕以政府不予注册为代价,学生也应必修圣经课内容。尽管她公然违抗政府命令,但宋美龄女士对她深表嘉许。该校没有取得注册资格,但学生人数依然增长,在三十年代已经超过了200名。
1928年,山东爆发大灾荒,大量难民涌入上海,石美玉接到电话,得知有300名孤儿即将到达上海,她直接赶到车站接回100名孤儿收养。
给病人做健康宣教
1931年2月,她与著名布道家计志文、宋尚节等人同工,发起并支持伯特利巡回布道团,派遣宣教士分赴全国各地宣教布道,脚踪遍及边疆各地,对后来的教会发展影响甚大。
1937年,抗战爆发后。伯特利孤儿院被迫迁移内地,伯特利神学院被迫迁往香港九龙嘉林边道,而伯特利医院则被迫迁到上海法租界内的白赛仲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占香港,伯特利神学院无法继续上课,师生分批撤往贵州毕节。而伯特利医院则因租界沦陷,业务近乎停顿。
1945年抗战胜利后,伯特利神学院重新迁回香港,并于1947年3月恢复上课,开办免费的平民小学,为难民子女提供教育。而伯特利医院则在上海原址的废墟上重建。石美玉在美国筹集经费,奔走操劳,医院的业务才逐渐恢复。
1951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伯特利医院被政府接管,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九人民医院,2005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从1898年至1949年的近50年间,石美玉先后在国内创办医院、学校及医护学校达15所,遍及全国近10个省市和地区。此后年近八旬的她远走异国他乡,仍然孜孜不倦地传播福音,她在美国和香港分别协助建立了伯特利教会,专门培养福音传教士。至今,在港台以及海外,伯特利教会仍然在为主发光。
1954年12月30日,石美玉,这位一生侍主爱人、终身未婚、济世救民的传奇女子,病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享年81岁。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了施康妮女士的《石美玉:中国医学界最早留学美国的女医生》,涂明华教授的《旷世美玉 苍生大医——纪念女医学家石美玉先生》,一并致谢)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101869阅读
101530阅读
101423阅读
101299阅读
101095阅读
101094阅读
101025阅读
101022阅读
101007阅读
100967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