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48阅读
一
置身于当今社会,教牧工作面对越来越大的挑战。例如,象过去一样,牧者依然是人们的求助对象,但信徒的困难变得复杂起来了,涉及到情绪问题,心理症状,甚至精神障碍。这时,牧者除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之外,也可以做适当的转介,使求助者能够获得来自专业辅导的帮助。这种情况也给牧者带来一个提醒:当今中国教会亟需发展自己的教牧心理辅导,甚至,针对心理症状,需要发展教牧心理治疗。
下面一个案例是由一位牧师转介而来,其基本情况属于焦虑症。本章将使用圣经中的医治资源,看一看教牧辅导的意义。
二
当事人是一个基督徒,三十一岁,大专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电脑工作,未婚。据其叙述,他的心理困难表现在对咳嗽非常敏感,以至产生了严重的恐惧、紧张、担忧。十年来,生活、学习、工作、睡眠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当事人前来求助的目的是:彻底消除这个心理障碍。
当事人口才很好,依然担心自己会讲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因此在前来接受辅导之前,他准备了一份说明材料,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起因及其表现,并对之作了很好的分析。
材料大致内容如下:
由于从小养成了强烈的争强好胜的心理和极强的虚荣心,反而导致了我脆弱的性格,在生活中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小学、初中时还好,到了高中,由于环境变了,学习压力太大,遭遇了一些失败,但我不从自身找原因,却把失败的原因归咎到别人的言谈举止上,以至产生了这样的恐惧,使我深陷其中,痛苦得不能自拔。
那是在十几年前,我17岁上了高中。由于一直与某一同学一起学习、吃饭,住一个宿舍,他的一举一动严重地干扰了我。他会有一些奇怪的动作,如用尺子敲击桌子,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如咳嗽,它们严重干扰了我的内心。我极力压抑自己,表面上故作镇静,但内心实在烦得很,思绪极乱。结果我的成绩每况愈下,又不知道怎样面对失败的局面,就把原因归咎到这个人及其一举一动上面,内心非常痛苦,但又无可奈何,只好隐忍下去。整个高中三年就这样在痛苦的煎熬中过来了。
高中毕业,我没有如愿进入理想的大学,考进一所职业学院读大专。在这个阶段,我的状况有所缓解,但依然会惧怕别人的咳嗽声,这就像根刺一样扎在我内心深处,拔不掉。每当我想静下来读书或思考,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咳嗽声使我紧张、惧怕,有时我会吓得一哆嗦,甚至出一身虚汗。我越想控制不去想它,它反而越让我去想它,好象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圈,跳了进去,却再也跳不出来了。我整天活在不真实的状态之中,不想有这种紧张、惧怕,又无限制地扩大这种恐惧、紧张感,把它想象成一个可怕的不可战胜的怪物。学习时怕听到这种声音(咳嗽)的刺激,又想听到它,甚至要刻意去寻找这种声音,无论听到与否,它都影响我的情绪,分散我的精力,好象这成了我生活的重心,我被捆绑了,不得释放。我的生活没有根基,没有目标,没有向往,都是因为它的存在。它把我推向无底的痛苦的深渊,它像一根锁链一样紧紧缠绕着,使我喘不过气来。我该怎么办呢?
从高中一直到现在,这根刺变得越来越根深蒂固,甚至成为我性格的一部分,只要一遇到合适的环境,就“春风吹又生”了。我知道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也试过很多方法,但都不奏效。这根刺除不掉,我该怎么办?这根刺真的令我非常痛苦,我真不知该如何面对,如何除掉它。
当事人的症状反应了这样一些基本的态度和行为:(1)当事人把恐惧定格于某一个具体对象上面(对本文当事人来说即是咳嗽);(2)当事人坚信这个恐惧物是导致所有问题的唯一原因,因而也只有消除它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办法;(3)当事人持续性地维持着这种恐惧,并把它变成生活中一种弥漫性的恐惧;(4)当事人处于欲罢不能的重复状态,就好象这个恐惧物成了他又怕又爱、急欲除之而后快又对之频频回首担心自此永不相见的“怨家”,因此在行为表现上是一方面试图控制它、逃离它、消除它,因为它显得如此可怕,另一方面又四处寻找它,好象不管怎样都离不开它。用一句比喻来说,它简直可以说是魔鬼用来折磨我们的游戏。
辅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去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我们相信,焦虑症状的内在根源是当事人内心里极深的不安全感和完美欲求,而它总依附或寄生于当事人的性格结构。从当事人的生活史来考察,症状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和致生的背景或/和因素。我在辅导中了解到这样一些情况:
当事人自幼聪明,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很好,因而很受家人和周围人的赞赏,联系当事人的个人情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些赞赏构成了当事人幼年经验的光环,而这个戴着光环的自我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会不惜一切去获得好的评价,以至把他的自我等同于别人对他的评价。虽然我们相信,自我的成长与别人的评价关系密切,但如果一个人对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和在意,他会难以发展出对自己的基本看法,以至形成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损害他的自主性。当事人对此有所意识,把这些称为“性格脆弱”,用他的说法是,“我从小都是这样,总是把思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因此,他在生活中会过于在意别人的反应,过于关注别人的反应,也就更容易受制于他人,受制于环境中的影响因素。
当事人带着这样一个“性格”走进了他的高中生活,有一个同学跟他一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成绩也跟他不相上下,是同桌,又住在同一个宿舍里,他给当事人造成了强烈的刺激。当事人非常害怕这个同学的成绩会超过他,每天都生活在十分紧张的状态中。对此,他在辅导作了自我分析,因为“容易嫉妒,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他总在暗中跟那个同学竞争,当那个同学成绩超过了他,他立刻觉得“仿佛天塌下来了一样”。自此,他对那个同学的动作就更加敏感了,忍不住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从潜意识的角度来看,他的这种关注表明他生怕在任何一个方面落后于他,而这给他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例如,那个同学无意中用三角尺敲打桌面,甚至把他的生活“都全部打乱了”。那个同学的咳嗽声更让他受不了,甚至使他觉得这是有意跟他过不去,就是要干扰他学习。他这样想让自己很难受,但又只能隐忍下去,以至这种恐惧变得更加敏锐起来。晚上睡在同一宿舍里,那个同学一咳嗽,他就会从梦中被吓醒了,独自在被窝里打哆嗦,又因为害怕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他只能强迫自己睡觉,越强迫自己,反而越睡不着了……他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高中生活。
带着无法摆脱的焦虑,当事人从一个基督徒那里得到一个许诺,说只要他信了上帝,一切都会得到医治。事实上,许多基督徒对信仰医治有一种魔术般的想象,这是不真实的,反而可能给人带来误导。信主之后,由于当事人求治心切,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情况,并且因为与他当初的期待不符,而产生了一种失望的情绪。我们需要提醒当事人,医治是从信心里产生出来的,而信心要在一个过程里生出一些好的果子,如忍耐、盼望、智慧等,但对当事人来说,圣经是他寻求来急于解决咳嗽恐惧的工具,就象找来一把钳子拔掉一根钉子一样。但问题在于,圣经不是一个工具,它总需要透过生命而发生医治的果效。举例来说,汽车坏了,一个人如果抓过一本圣经来救急,那不是说他的信心好,也不是说圣经无效,而是这个人把圣经用错了地方。就修理汽车的技术而言,圣经的作用绝不高于一本《汽车修理大全》。因此,我们发现,那些总是试图从信仰和圣经里寻求工具的人,往往浮在事情的表面,看不到信仰和圣经的内在宝贝,结果也只能像一个成语所言:如入宝山,空手而归。当事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因为这些年来热心寻求却没有得到医治而产生了困惑与怨愤:“为什么不可以?在圣经中有许多人都得了医治,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摸了一个耶稣的衣服裰子就立刻得了医治,为什么我不可以?”
三
教牧辅导者的工作离不开信仰上的辅导,这涉及到如何有效地发掘信仰的资源,使当事人得到真正的帮助。但是,当求助者在信仰上发出困惑和怨愤的时候,辅导者不宜简单地加以压制或指责,那样容易引起拒抗,反而不利于辅导有效进行。信仰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我相信,在他将来的信仰历程中会慢慢明白,圣经不是急救敷,信仰并不一定承诺替人免除或消除症状,但信仰会要求一个人作出生命的改变,从而为医治拓展可能性的空间;甚至,症状可以成为一个人信仰成长上需要去跨越的台阶。因此,就这个当事人来说,真正阻碍他的不一定是症状,而是他对症状的态度。从医治的角度来看,首先不是症状一定要消除,而是他对症状的态度(即一定要消除症状)必须改变,医治的奥妙往往就在这里。
心理治疗与此相通。我给当事人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日本人叫森田正马,他从幼年起曾经长期患有心理症,最后反而因此成为一个心理治疗学家。有十几年时间,他受尽心理病苦的折磨,长期寻求治疗而无果,因为一次偶然发生的事件,他一度放弃了治疗,反而因此发生了心理症不治而愈的结果。这个经验对他的震动非常之大,他从中得到一个重大发现:放弃治疗的心态,反而有利于治疗。这个发现的基本原理在于,如果症状被过度关注,反而会受到强化,以致十几年(或可能更久)不愈。走进圣经,我们看到,森田正马的这个伟大发现,原来是上帝早已启示过的奥秘之一,它通过“保罗的刺”这个故事传达给我们。从这个奥秘里我们可以看到,上帝是伟大而神圣的医治者。现在我试图通过这个案例的辅导过程,把这个奥秘演示成一个可操作的辅导或医治程序。
这是每一个基督徒耳熟能详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叫扫罗,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受到犹太人最好的传统教育,因而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最开始的时候,他跟着犹太公会迫害跟随基督的人,到处去寻找他们,把他们抓起来,关到监狱里去。在迫害基督徒的过程中,他自己也受到一些基督徒的品质的感染,内心里不自觉发生着改变。有一天,他的生命中发生了一件非常奇特的事:他在去执行抓基督徒任务的路上,在异象中遭遇了复活的基督,从而发生了生命的全然更新,他因此变成了基督离开世界之后的门徒,称为使徒保罗。但保罗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完美无缺,有一件事让他非常在意,因而也使他非常痛苦。至今我们也不知道那件让他十分痛苦的事到底是什么,他用比喻来表达,说他身上有一根刺。长期以来他一直都在祈求上帝,要求上帝把这根刺拔掉,但上帝并没有答应他的这个要求,反而对他说了一句话:“我的恩典够你用的”。这句听起来像是答非所问的话,在我看来,是圣经中最伟大的话语之一。我无法了知保罗花了多长时间真正领悟了这句话,反正事情的结果是,上帝没有替他拔掉这根刺,他也没有再求上帝拔掉这根刺,他似乎接受了,也好象不再为那根刺困扰了,最后,他就是带着这根刺成了伟大的保罗。
在我跟当事人的面谈过程中,当事人也用比喻说他身上有一根刺,就像保罗身上的那根刺一样,他必须“根除”它。我们的辅导程序就从这里开始(读者会发现,下面进行的基本上也是一个提问的程序,我所希望的是,辅导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像一把钥匙,在开启这个故事里蕴含的医治的力量。):
辅导者:很好,你谈到保罗身上的刺。我们现在来看一看,保罗身上的刺到底是什么?
当事人:我在圣经里读来读去,好像圣经并没有明说这根刺到底是指什么。
(这里,虽然圣经里没有明说,辅导者可以跟当事人作一些讨论,讨论的时候,辅导者无须过于严肃和刻板。例如,辅导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保罗生平的了解作一些推测,目的是为了拓展当事人的视野,例如,保罗所说的刺会不会是指生理方面的某些问题,如身子矮胖,眼睛不好?或者,会不会保罗也有某种恐惧呢,如,害怕别人嘲笑他的相貌?害怕……有没有可能也是害怕别人咳嗽?辅导者引导当事人作探讨,是为了让当事人看到保罗也是一个人,也存在某些问题,即,身上有“刺”,为后来的辅导作好铺垫,即,在下面的辅导中让当事人特别看到保罗对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辅导者:保罗对他身上的刺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事人:他感到非常痛苦。
辅导者:嗯,是的。你看,你和保罗身上都有刺,保罗像你一样为这根刺而感到痛苦。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保罗对他身上这根刺的态度是什么?或者说,对这根刺,他到底想要怎样?
当事人:他一直都在向上帝祈求,要上帝拔掉他的刺。
辅导者:很好,你对圣经很熟悉。你看,保罗对这根刺的态度跟你是一样的,你们都很想拔掉这根刺,因为它让人非常痛苦。
(这又是在当事人与保罗之间建立某种关联,目的是让保罗成为当事人的一面镜子,使他从镜子里看到,他与保罗有一样有“刺”,一样感到痛苦,一样强烈要求把这根刺拔掉,但是……)
辅导者:我们继续朝下看,保罗要求上帝拔掉他的刺,上帝是怎么回应的?上帝对保罗说了些什么?
当事人说:上帝对保罗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
(立刻接应。)
辅导者:哎,这话是什么意思?(停顿一下)上帝怎么会这样讲话?这话听起来好象有点不近人情嘛?又好象有点答非所问?保罗要求他拔掉这根刺,他却回答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莫名其妙,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里,辅导者故意作了一番设问,有意促使当事人对这句话有所思考,这是辅导程序中一个关键部分,尽量要引导当事人从上帝的这句话里领悟到那非常重要的启示。我们在辅导经验中发现,相当一些类型的心理症都有一个共通的本质,就是当事人过于关注他们的某一个问题(刺),而看不到他们生活中许多好的东西(恩典),以至他们坚持认为,问题成了一切的一切,如果不消除问题,生活就会变得如此痛苦不堪。我接待的这位当事人也是如此,本来他生活中不只有这根刺,还有更多的恩典,如受到好的教育,有好的工作,人很聪明,长得也好等,但他就是不看这些恩典,偏要去盯着那根刺不放;不去为丰盛的恩典而感恩,一定要为一根刺而痛苦,好象只有拔掉这根刺他才会幸福一样,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症的要求。保罗也是带着这样的态度去求上帝拔掉这根刺。但在圣经里我们看到,保罗讲刺,上帝却讲恩典;保罗要求拔刺,但上帝并不去满足他心理症要求,反而向他提出了成长的要求;保罗一味关注自身的刺,上帝却引导他去数算“我的恩典”。如果保罗一直盯着他身上的刺,他就看不到上帝丰盛的恩典;如果保罗把一切精力都用来试图消除这根刺,他就会忘记自己他本来要去做什么——我们要问,因为这根刺,他真的什么都不能做了吗?上帝并没有拔掉这根刺,结果他不是带着这根刺成了伟大的使徒保罗吗?对这些,当事人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辅导者不要太想用道理去说服他,但可以通过提问,让当事人自己去从中领悟。)
辅导者:上帝对保罗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保罗听了这话,他可能会有什么想法?
当事人:他可能会想,他应该去看上帝的恩典。
辅导者:保罗后来是怎样做的?是不是不顾一切,一定要上帝拔掉这根刺呢?例如,对上帝说,“不,我就是要你拔掉这根刺,如果不拔掉,我就无法做事,就只能这样一直痛苦下去”?
当事人:他没有这样做。
辅导者: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当事人:上帝不愿意,他也没有办法吧。
辅导者:你这话很幽默。我们看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例如,保罗听了上帝的话之后,他的内部经历了一次领悟?不知道他花了多长时间真正领悟了上帝的那句话,反正后来的情况证明,他不再盯着自己身上的刺不放,也可能不再为那根刺困扰了,反而去看上帝的恩典,并且因着上帝的恩典而去承担自己的使命,最后他成了伟大的保罗?
当事人:是这样的。
辅导者:那你,请告诉我,为什么一定非要拔掉这根刺不可呢?
当事人:因为,有这根刺,我觉得自己是不正常的,只有拔掉它我才可以变得正常起来。
辅导者:保罗也曾要求上帝拔掉他的刺,但上帝没有这样做,保罗会怎样看这件事呢?他会不会觉得上帝是有意跟他过不去,有意让他“不正常”呢?
当事人:这不像是上帝的意思。
辅导者:这就是说,保罗身上有刺,但没有变得不正常,反而成了使徒。那为什么你身上有刺就一定会变得不正常呢?
当事人:保罗是大使徒,我算什么?
辅导者:保罗是大使徒,可以容忍身上有一根刺。我们是普通人,怎么反而不能接受这根刺呢?
(这里,辅导者可以跟当事人讨论,促使他去思考,为什么他就是不能接受这根刺。情况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是因为这根刺让他痛苦吗?我们的辅导经验发现,像许多求助者一样,当事人不能容忍身上这根刺,本质地说,不是因为这根刺让他痛苦,或让他不正常,而是因为他内心里无法容忍自己不完美。他要跟人比较,要比别人都强,这是深植人性的一种完美苛求,它发展到极端,就是创世记里所说要“像上帝一样”的欲求。可见,痛苦并非起于“刺”,而是起于我们不能容忍刺的态度。在那次辅导中,当事人有以下的领悟。)
当事人:的确,我这个人从小就争强好胜,不能容忍自己身上有任何缺点,总要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因此我总是跟别人比较,如果我身上有一个缺点,我就会觉得输给别人了,就会觉得自己是不行的、不正常的。其实,我的这个心理障碍就是来自我在高中跟一个同学比较,从小学比到高中,好象我必须在所有方面都比他强,最好我是完美的才好。我生怕输给他,就总是盯着他不放。这样就把问题都盯出来了。
辅导者:说得好,你对问题有很好的分析能力。如果我们不能接受自己有任何缺点或失败,就会把缺点或失败归咎于某一个原因,如咳嗽,以为如果不消除对咳嗽的恐惧,一切就都完了。如果我们继续讨论的话,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十年来你感到痛苦就是因为有这根刺,或者说,就是因为你害怕咳嗽吗?
当事人:是的,我一直都在这样想,就是因为有这根刺,一切才变成这个样子。如果我不再害怕咳嗽,那一切都好了,我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因此,我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办法来拔掉这根刺,不然的话,我什么都做不了。
辅导者:所以,从最开始,你觉得是这根刺影响了你的学习?
当事人:是的。
辅导者:后来,这根刺又影响了你的工作?
当事人:是的。
辅导者:现在,它甚至影响了你的睡眠?
当事人:是的。
辅导者:这些年来,你有没有交一些朋友,因为这是我们成长的一个方面?
当事人:有这根刺,我怎么去交朋友?
辅导者: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去看一看周围的人有什么需求,并且尝试去帮助一下他们?
当事人:我读初中的时候还帮一个出了车祸不能去学校读书的同学补习功课,但自从有了这根刺之后,我就不大能做帮助别人的事了。
辅导者:这些年来,你一直在外读书和上班,有没有回家去看看父母,用你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关心或爱?
当事人:我很想这样做,但这根刺阻碍了我。
辅导者:从高中到现在,十几年都过去了,在这期间你有没有尝试去恋爱?
当事人:有这根刺,我怎么去恋爱呢?我一直都在想,等这根刺拔掉了,我就可以去交女朋友,结婚,有一个自己的家。
辅导者:听你这样说,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这些年来,你好象一直都在用这根刺在学习、工作、交友、恋爱,因此,什么都做不好。甚至,你简直是睡在那根刺上,连睡眠也变得不好了?
当事人:这话我听不大明白,但好象很有意思,你是说……?
辅导者: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把这根刺当作一个不去做事的理由,它就注定你的生活。我想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虽然有刺,你依然可以去学习、工作、交友和恋爱,做你本来该做的事?
当事人:但它让我痛苦。
辅导者:那就带着痛苦,为所当为,如何?
当事人:那样我会太痛苦了。
辅导者:会不会是这样,你一直拿这根刺在扎你自己,才会如此痛苦,才会痛苦了这么长时间?
当事人:但我一直都想拔掉它呀,我怎么会拿着它扎自己?……等等,好象也有这样的情况,我很矛盾,它出现的时候,我那么想拔掉它,但它不出现的时候,我似乎又在到处寻找它。
辅导者:每个人都试图对自己的生活作出解释。你在怎样解释生活,可能就会过怎样的生活。例如,从一开始,你把高中时期的学习困难解释成因为害怕咳嗽所致。此后的这些年,你在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也出现了困难,你在对它们做出怎样的解释?也是因为害怕咳嗽吗?
当事人:我想是这样的。我觉得都是因为害怕咳嗽才导致了这些方面做不好,或者做不到。
辅导者:你觉得事情的原因都会是这样简单吗?而且,你就满足于用这个原因去解释一切吗?
当事人:你的意思是,我的解释有什么问题吗?
辅导者:这是我的看法。问题往往不是“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刺”),而在于我们对“刺”作出怎样的解释。
当事人:但是,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我在各个方面都不比别人差,为什么我会这样?
辅导者:你身上有这根刺,但你不想让这根刺来影响或控制自己,你觉得这是你做不到的事吗?
当事人:我做不到。我重新解释它,它就不存在了吗?你知道,这么多年来,就是因为有它的存在,我在生活中只能做一个旁观者,无法做一个参与者。我一直都想拔掉它,但都没有做到。
辅导者:既然十几年来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不可以不再总想着去拔掉它?既然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完美,选择去接受这个缺憾存在怎样?例如,它存在就让它存在,这根刺不存在,总会有另一根刺存在,反正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干脆就允许自身有这样一根刺,不去管它。如果我们对这根刺持这样的态度,它对我们的控制力可能就变得很有限了,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拿太多的精力来管它,反而可以腾出许多的空间去做事和成长,你觉得怎样?
当事人:但是,我必须拔掉它,才可能做到像你所说的那样去做事和成长。
辅导者:“做到”和“拔掉”并不是一回事,有时候“做到”反而是“不拔掉”。保罗按上帝的意思“做到”了,但并没有“拔掉”。为什么会这样?原来,这根刺就扎在我们的“态度”里,具体来说,它扎在“我一定要拔掉这根刺”这样一个态度里。我们不允许“刺”存在,是因为我们苛求自己完美,而这是一种有问题的态度。完美是上帝的本性,而人的存在本质就是在各样的“有限”里成长。如果一个人试图“像上帝一样”,他就会把自身的每一个“有限”变成一根刺,这根刺就会让自己痛苦不堪。对于辅导或治疗来说,如果只靠某种方法替他拔掉这一根刺(症状),很快又会有另一根刺长出来。我们在辅导工作中遇到许多坚持要求拔刺的人,有些人曾经有五年、十年坚持要拔掉某一根刺,另外一些人则在一根刺上坚持一阵子,又转移到另一根刺上坚持一阵子。我们相信,辅导不是一件简单的“拔刺”的工作。“拔刺”并不是真正的医治,真正的医治是一个奥秘,它包含在上帝“我的恩典够你用的”这句话语里。保罗领悟了这句话里的奥秘,因而得了医治。我愿意反复强调这一点:医治不是来自“拔刺”,但高于“拔刺”。真正的医治是在这里经历一场内在的转化,或者,一次心灵的更新。就是在这里,保罗的关注从自身的“刺”转向上帝的“恩典”,他的精神视野突然打开了,他看到的不再是自身的某一根刺,而是那么丰富但一直被他忽略不顾的上帝的恩典,有了这样的领悟,他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在上帝给予的现有条件下做事和成长,并且最终长成了一个大使徒。从保罗的故事里,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上帝没有拔掉保罗的刺,但他还是成了保罗,带着这根没有拔掉的刺成了保罗,而且,虽然是一个带刺的保罗,但依然是一个伟大的保罗,也是一个真实的保罗。他不强求自己“像上帝一样”完美无缺,更不强求自己变成上帝。他是人。
当事人:也就是说,虽然有刺,并不妨碍保罗成为大使徒。我有时候会想起十年前,我心里也有很大的志向,总想要成为什么,但我总觉得就是这根刺阻碍了我。后来,我心里还一直想要成为什么,但我开始对自己有怀疑,我想,一根刺都拔不掉,还能够成为什么呢?现在,圣经让我看到,保罗虽然有刺,还是可以成为大使徒的。
辅导者:是的。保罗有刺,成了大使徒,你有刺,也可以成为你自己。至于上帝最终会让你成为什么,我们现在还不大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你一直盯着自己的刺看下去,你就很难听到上帝让你去做什么,也就难以成为真正的自己。因为在你本来需要通过做事和成长从而成为自己的时候,你总在那里关注那根刺。
当事人:你是说保罗从一个拒绝有刺的保罗变成了一个数算恩典的保罗,我也可以经历这样的转变?
辅导者:说得太好了!我非常高兴听到你说“数算恩典”。现在,如果让你来数算恩典,你的生活中除了那根刺之外,还有些什么?
(这里,我鼓励我们的教牧辅导者把“数算恩典”发展成一个辅导程序,帮助求助的当事人去看到他生活中的那些好的方面。我们在辅导中发现,当事人总是倾向于看生活中的“刺”,而把“恩典”忽略不顾,就如同一句成语所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此,辅导可以通过“数算恩典”来帮助当事人移开障目的一叶,使他看到上帝的恩典如同泰山。这非常符合心理辅导中的一个原则——“在不好的中间找好的”。“不好的”往往是当事人心目中的“刺”,而“好的”都可以归属于“上帝的恩典”之中。在下面的一小节辅导中,我试图帮助当事人看到他生命与生活中的恩典。有许多情况下,当事人因为长期习惯于看“刺”,因此需要辅导者的引导,才可以慢慢看到,原来他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恩典。不同的当事人会有不同的恩典,因此,辅导者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去数算上帝的特殊恩典。我运用“数算恩典”的程度,让当事人看到了他自身和生活中的一些积极方面,简略列举如下:1)虽然家庭并不十分富裕,但父母都爱他;2)小时候成绩很好,曾经帮助一个同学,这个同学的父母介绍他信主,为他接通了信仰资源;3)虽然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毕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有了自己的专长;4)虽然情绪会受到“刺”的困扰,但智力完好,有很好的分析能力;5)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具有相当的工作能力,并且因为工作认真,颇得老板赏识;6)阅读范围较广,有强烈的求知欲望;7)对人有爱心,有助人的心;8)身体好,相貌也好;9)……当当事人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的心情变得好了起来。)
辅导者:你看,我们在生活中过得不快乐,往往是因为我们总在数算刺,而不是数算恩典。当我们数算恩典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可以过得快乐。
当事人:是的。我过去一直向上帝要求,让我有一颗喜乐的心,现在我发现,当我们数算恩典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变得喜乐。
辅导者:很好。原来喜乐并非来自苛求完美的心,相反,苛求完美的心让我们关注刺,并因此变得不快乐,而喜乐则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上帝的恩典,并对之有了积极的情绪反应。的确,如果从本质上来看,某些类型的心理症就是只看到刺,看不到恩典,这是一种遮蔽的生命状态,我们需要从这种遮蔽的状态里走出来。这条路上帝已经为我们铺好了——“我的恩典够你用的”。
四
以上所述是“保罗的刺”在辅导中的实施情况,我给它取名为“从拒绝有刺到数算恩典”。仅就文中内容来看,这个辅导的过程显得非常整齐而有序,甚至看起来颇有效果,但现实中的辅导往往不会这样整饬而有效。在做完这场辅导之后,我对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方面做了一些反省,特别是在把它们诉诸于文字的时候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进。我以文字的形式把这个治疗过程整理成现在这个样子,不是为了显示我的辅导如何完美,只是为了让这个辅导程序少一些枝蔓,以便给教牧辅导者带来一些启示。特别是,我想再说一遍,圣经对辅导来说是一个有效而又有待开发的宝贵资源。必须说明的是,作为教牧辅导者,我们不追求一次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不贪求一己之功。我们深切相信,阻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既多又复杂,而促成一个人成长需要一个“万事互相效力”的过程,辅导只是“万事”中的“一事”,“万力”中的“一力”。不管怎样,我们都会鼓励这位当事人除了继续接受辅导之外,还要在生活中尽量吸收好的资源,在恩典中坚持做事和成长,直到成为他自己。
101848阅读
101515阅读
101407阅读
101283阅读
101074阅读
101069阅读
101003阅读
100989阅读
100987阅读
100953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