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78阅读
世人大都畏惧死亡,因而发展出各种处理死亡的方法。例如,我们的民间信仰认为,人死后会变成神保佑子孙,所以要祭拜祖先,供应他们在阴间所需的食物和货币,一方面表示孝道,一方面换取他们的保佑。
关于「人死后变成神」的说法,需要对「神」是什么加以界定。我们未曾见过神,但是可以想象一下,既然是神,一定不受时间限制,而且一无所缺、无处不在。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不需要人间供应食物和货币才对,要不然遇到子孙不孝或绝了子孙,这些神岂不是要饿死或穷死?
关于死亡,圣经的教导是这样的,死亡有三种,一种是「身体的死亡」,另一种是「灵性的死亡」,第三种是「灵魂的死亡」,或称永死;而导致死亡的原因是与神分离。
圣经说,上帝在人的鼻孔里吹了一口气。这口气是上帝的生命气息,人领受了上帝的生命,便成为了有灵的活人,或译为有生命的人(参创世记2章7节)。
当生命气息离开人的时候,这是「身体的死亡」;当亚当与夏娃吃了不该吃的禁果,而躲避上帝的时候,这是「灵性的死亡」;当耶稣再来审判全人类,未蒙救赎之人的灵魂下到地狱,与上帝永远分离,这是「灵魂的死亡」。
假设耶稣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再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圣经如此描述:「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6节)
假设耶稣在我们死了以后再来,我们仍然有复活的盼望,因为人死以后身体埋葬,灵魂会进到阴间;蒙拯救者的灵魂进到阴间的乐园,而未蒙拯救者的灵魂则会承受煎熬(参路加福音16章19-31节)。
在最后审判的时候,不论得救与未得救之人都会复活,灵魂与身体结合,接受审判。得救的进入天堂或新天新地,没得救的则下到地狱。基督徒虽不必恐惧死亡,但仍当恐惧战兢做成得救的工夫(参腓立比书2章12节),过讨主喜悦的生活。
马太福音17章5节:「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且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这节经文有两个意思,一是耶稣是上帝喜悦的。上帝为何喜悦耶稣呢?不只因为耶稣是上帝的爱子,更因为耶稣完全顺服。腓立比书2章8节说:「耶稣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二是上帝要我们效法耶稣顺服上帝,听从耶稣,如果我们听从耶稣,上帝也会喜悦我们。
但是人往往一方面想要得到上帝的喜悦,另一方面想要依己意而行。从前的以色列人在进了迦南地之后,为了求收成丰富,一方面对耶和华表示尊敬,另一方面也拜偶像,相信迦南的丰收之神巴力能帮助他们。
我们既然相信主耶稣用祂的宝血洗净了我们的罪,挪去了我们与上帝亲近的障碍,使我们的灵性复活,就当一心一意,听从主耶稣的教导,一切以耶稣马首是瞻,不再自以为是。
过一个讨主喜悦的生活,就是要亲手做工。除非身体状况不允许,否则一个人不应该停止工作。人具有上帝的形像,其中之一是创造。工作之时,身心并用,去完成一件事或解决一个问题,这些都会用到创造力及想象力。
例如,做一道菜时会想到,如何准备食材、如何清理、如何烹调、如何调味等。即使是开出租车,也要想如何将乘客以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路程送到目的地。
做好一件事,不但自己感到满足,有时还会得到别人称赞。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展现了上帝的形像而荣耀了上帝。当然,工作还有其他的好处,就是可以供应自己与有需要的人。
此外,当人在充分完成工作时,人体会分泌快乐激素,获得成就感与价值感;在劳碌中享福,这是神的恩赐(参传道书3章24节)。
俄国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是「人类的解放」,我认为改成「天国的实现」更好。生命活出最佳的状态就是天国的写照,因为在天国,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此生能够经历最好的,就不用害怕死亡。何况主应许我们将来会复活得着永远的生命。
电影《春风化雨》中有一句话,「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曾活过。」因此,要战胜死亡的第一步是确认自己活着,接受主耶稣的救恩,让灵魂重生得救;第二步是顺服主耶稣一切的教训吩咐;第三步是殷勤追求,活出圣洁的生命,欢欢喜喜进入神的国度之中。
来源/基督教论坛报
校对|羊羔
101478阅读
101428阅读
101058阅读
93873阅读
72201阅读
71399阅读
68908阅读
68187阅读
66872阅读
65717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