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83阅读
特会顾名思义指特别的聚会,一般是在教会常规的崇拜活动之外,由某些教会或相关组织主办的特别聚会。特会在传统教会和灵恩运动中都很常见,但往往只有灵恩派教会组织的特会才热,故本文所讲的特会特指灵恩运动的特会。特会是灵恩运动活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这些年来,灵恩运动的特会席卷全球。以华人教会为例,灵恩运动组织者每年都会在香港地区举办主要针对内地信徒多场特会,如“彼岸福音特会、布永康烈火特会、华人布道特会、天国文化特会、回归耶路撒冷特会”等不一而足。
一、特会有多热
特会名词五花八门,内容不尽相同,组织者的背景也各异,但有个共同点就是很“热”。气氛热,内容热,参加的人数热,现场场面更热,伴随特会销售的书籍和影视产品热(据笔者了解,一本基督教书籍能印刷销售五千份已经是比较畅销的了,但灵恩运动的出版物每版往往都在十万份以上);在谷歌中输入关键词,搜索的结果竟然有数千万条之多,可见,在互联网上也热。在华人世界,几位灵恩运动的名牧在我国香港地区或韩国的特会,参加者往往是内地的信徒居多,他们需要办理护照、通行证,提前报名,有的甚至要花费几个月的薪水去交费,甚至要参加旅游团过关,旅程漫长,有时还会承担某些风险,但参加的华人往往还是超过数万。可见,特会有多热!
二、特会为什么热
传统教会要举办一场培灵会,往往提前数月宣传准备,邀请了名牧,完全免费,参加者往往还是寥寥,就是热不起来。对比灵恩运动的特会,不禁让我们反思,灵恩特会为什么那么热?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原因:
1.灵恩特会针对性强,给人以满足现世需求的希望
灵恩派教会直接关注信徒关心的问题。一般灵恩派特会在方式上,总是伴随着震撼的(重)金属音乐的敬拜赞美、煽情的证道及医治恩膏、说预言等,比较能让信徒在不知不觉中投入而接受;内容上,结合了心理学原理的心理医治,试图解释信徒困惑的家庭、经济、人际关系等内容,适切现代人需要。其聚会和表达方式更容易使人情感投入,让信众觉得自己的诸多问题可以在特会上得到解决。而神奇的经历在宗教经验中确实存在。
2.明星效应,适切的宣传效果,迎合了人的好奇心
如果说有些人参加特会有过特殊的经历的话,也有些人参加特会仅仅是受好奇心的驱使,有教会时髦主义和明星效应的结果。灵恩运动的特会宣传有种“神秘、神奇、神话”般的效果。因为不能被主流教会完全接纳,灵恩运动似乎充满了各种“神奇”的特会宣传无意中就多了一份神秘色彩。我们知道,神秘的东西总能吸引人。另外,特会中一些神奇的现象,比如疾病得到医治,如同预言一般,自己的忧郁和困惑被人在特会中被“预言”,而且总能告诉你美好的未来;心理问题得到辅导纾缓(有些是被隐藏了),有些神话般的有关未来的预言和无可置否地把圣经预言应用到当今时代的神奇的释经中,等等。这些宣传效果吸引了人们的好奇心。
3.传统教会的冷造就了灵恩特会的热
传统教会领袖自满而得过且过,自身牧养的不力,满足不了宗教多样化的需求;另外,管理上,信徒非会友制管理,无论是牧养还是管理上,对信徒的凝聚力十分有限,信徒不得不自我寻找灵性喂养,也是造成灵恩运动特会热的动因。相反,灵恩运动不限于教派的框框条条,热情积极,具有极强的拓展意识。传统教会的冷从某种程度上造就了灵恩特会的热。
4.宗教性和潮流文化的双重结果
据笔者观察,宗教有多重功能,或者说,当一个信徒接受信仰时,他渴望所接受的信仰至少能满足他以下需要:
神学根基:知道自己信什么;
灵性体验:体验上帝同在的大能;
团契关顾:有群体生活,有被关心经验;
情感寄托:可以在信仰中被爱和付出爱;
生活支援:关心现世的疾苦,能解释现世的问题;
心理辅导:心理问题可以在信仰真理和信徒群体中被开导;
伦理规范:告诉我怎么生活;
价值认同:找到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
传统教会基本无法满足上述所有信徒信仰中的盼望,但灵恩派特会至少能给人一个可以满足上述诉求的可能性,或者是某种程度的体验。
此外,这种体验结合了后现代浮躁的思维,出现了灵恩运动的成功神学。它告诉我们,圣灵神秘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付出极少的努力,就可以取得无限的成功。只要你接受圣灵,即接受灵恩主义的一套教导,你就可以轻易在现实世界取得(其实是属世的)成功。成功神学偏离了基督教的清教徒精神和苦难意识,但确实如同鸦片一样具有麻醉效果,至少,接受灵恩主义的东西无害而给人有成功的希望。
凡此种种,都推动了灵恩运动特会的热。
三、特会会热多久
特会热背后所折射出基督教世界心灵的空虚与灵性追求的双重性。一方面,传统基督教新教在宗教改革后的几个世纪曾经几度复兴。但如今,传统教会的自我更新似乎跟不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基督教世界人们的心灵其实很空虚,需要寻找信仰的体验和突破,需要一个奇迹发生在中国教会。另一方面,特会热折射出中国教会信众寻求突破、追求灵性长进的渴望。我以为这恰恰是中国教会当今寻求突破的机遇。
每次教会的复兴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少不了在教会活动和信徒生活中的情感投入。传统教会对信仰之主不乏敬畏,但似乎缺少感情投入的爱。灵恩运动的特会热从某种角度看,有教会复兴运动的影子。但真正持久的教会复兴不仅仅是借助特会带来的情感上的热,它需要持久的真理教导、在生活中活出足已影响世界的普世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管理上的更新。而在这三者的背后都折射出教会伟大领袖的重要。有人把现代灵恩运动叫作“波”,被称为圣灵的第四波。笔者以为,是“波”,也是潮流,是潮流,也有“波”。如果特会热能有复兴教会运动的中国教会领袖来引导教会的复兴,则潮流也成为洪流,而若没有持续的牧养、真理的栽培和普世价值的贡献及管理上的更新,即使现在的特会如洪流之波,也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潮流。特会不可能永远热,中国教会与社会也必将会对特会热产生某种反应,据笔者管见,接下来将是传统教会自我革新而寻求复兴之路,去培训中国教会领袖的时候。
四、特会热带给传统教会该有的反思
特会热本质上是灵恩运动的热,灵恩运动的热本质上是因为传统教会的冷,这里带给我们几点反思:
1.崇拜形式该不该求变
我们沿用了一套古老的崇拜礼仪,这在作为一种符合、表达基督教神学思想上无可厚非,但是否能在一个后现代社会引致信众对神圣的参与,或者适切信众的生活,我们并无把握。保罗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12∶2)圣经的真理历久弥新,但崇拜形式确实需要更新变化。一本沿用了几十年的赞美诗,未尝不可以加入一些新的元素;灵恩运动能抓住人心的适切的信息和宣讲形势,作为我们教会的借鉴也未尝不可,当然,传统教会对圣经真理与神学根基的尊重,灵恩的教会也应该谦卑地学习。
2.观念要不要更新
不少时候,我们以捍卫真理的虔诚在捍卫自己的观念,而我们的观念恰恰限制了真理本身。真理不变,观念尚需更新。唯独圣经,在这个时代依旧掷地有声,我们需要以圣经的真理来更新我们的观念,如此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3.神学能不能反思
反对或赞同特会或者灵恩运动的人总喜欢拿“圣灵”说事,因为灵恩运动谈圣灵的能力太多,传统教会往往会“谈圣灵而色变”,我们担心一旦谈圣灵的工作就被扣上灵恩派的帽子;而灵恩运动往往也会极端地把基督教信仰整合为一个内涵“唯独圣灵”,他们以为除了谈圣灵的恩膏,基督教就一无所有了!从圣经和教会历史看,面对特会热,我们需要从神学上进行反思:
第一,这个时代圣灵依旧做工,神迹可以发生。《使徒行传》不是神话,上帝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都是不改变的上帝。
第二,个人信仰与公众崇拜情感需要投入,对上帝的爱与敬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上所述,教会历史上的复兴情况各异,但有个共同点,就是每一次的复兴均伴随着情感对上帝的皈依。
第三,理性能够提升。信仰并不否认理性,相反,信仰可以提升理性的空间,可以归正理性的迷惘。当一个人越能用圣经的真理作为个人判断的标准,而让自我理性与观念降服在圣经真理的宝座之下时,他的“理性”就越能超越自我观念的局限,他可以逐渐接受过去在有局限的成长中因为狭隘所不能理解的困惑。我们不妨把这种在信仰中不断提升的理性叫作信仰化理性。信仰化的理性(有人视之为属灵的理性)可以帮助我们可以接受不同于我们习惯中的崇拜方式和信仰表达,从而帮助我们不再受制于自我,并不断更新去找到每个当下最适合教会发展的路径。
现在的特会依旧很热,它帮助灵恩运动聚集了活力与人气,但似乎已面临转型的拐点,若没有卓越的领袖来继承这种热,踏实地进行教会的牧养与组织工作,特会热也终将成为历史的曾经。而传统教会正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挣扎,时代的变化与特会的热已经让我们稍稍感受些许的危机,我们依旧在寻找突破。乐观地看,特会热与传统教会的需要热之间,并非老死不相往来,若两者能谦卑地相互汲取彼此的优点,在反思中成长,在包容中携手,在彼此需要的突破中未尝不可找到一条共同的归路!
选自《天风》杂志
105483阅读
103757阅读
101886阅读
101747阅读
101674阅读
101614阅读
101580阅读
101370阅读
101145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