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90阅读
人是集群性的存在,这一点很像羊,基于这样的原因,圣经里常常用羊直接喻指以色列人,撒迦利亚书就说:“耶和华他们的神必看他的民如群羊”,又说“我万军之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羊群”(撒9:16,撒10:3)。
上帝是不错的,人和羊都是上帝所造的嘛,上帝最知道这两种活物的本性:需要在群体里生活。
中国人也明了这个道理,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同样的意思。这两句里面,“物”有“牛”旁,“群”有“羊”旁,牛羊都是要成群的。“人”放在这句话的中间,表明了人同样的特点——离不开群体。
“人以群分”,说明人虽然需要成群,人又是可以自主选择什么样的群体;反过来,这个选择也能表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中国文化中的人际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就是圈子文化。因为中国社会虽然以家庭为重心,但一个人一旦离开家庭进入社会,他便需要在陌生人之间建立(或加入)一个圈子,形成属于他自己的社会关系。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以诗闻名的中国文学里面,表现家庭内亲情的父爱、母爱的诗歌非常罕见,写朋友兄弟之情(即圈内的友谊)的却非常多,在唐诗中甚至比写男女之情的还多。由此可知,中国是人格外珍重圈子关系的。
中国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水浒传》两部直接取材于历史故事,十分深刻地反映了这一中国社会的文化特点。“桃园结拜”“梁山聚义”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圈子的故事。桃园里,刘备、关羽、张飞结为不同姓的兄弟,为的是他们心目中的“天下”;梁山上,一百多好汉聚义,为的是“大家互为兄弟,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论称分金银”的理想。这两个圈子里的人,本非亲非故,为着他们共同的愿望,结成密切的关系。刘、关、张的生死之交,甚至成为中国社会“忠义”观念的形象表达。
由于人的罪性,致使人在他一切所行的上面,都无不败坏,圈子也必然如此。虽然“桃园”和“梁山”都高举“义”的旗号,但正如圣经所言:“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裳”,“桃园”通向庙堂,梁山本属江湖;一个是为了权,一个是为了利,其实都与“公义、正义”无关。这两个圈子的故事,在后世历史上,一直交错贯穿在中国社会当中,直到今日。当现代中国进入到政治经济体制面临巨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看到圈子文化同步升温,尤其突出的是一些握有权力者,结成圈子,如“西山会”等,牟取利益,损害社会,这些都向我们显明圈子文化里的问题,值得警惕。
人是不能离群索居的,一定要处在某种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中。所以,圈子少不了,圈子离不了。特别是当社会的流动性越高,人可以自主进行的活动越多的时候,圈子就一定会越多。时下,人们组成的圈子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圈子常常相聚来往,也有的是网络虚拟社区,彼此未曾谋面。这些圈子给人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丰富的社会生活,愈来愈成为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怎样选择并进入一个圈子?这就叫做“人以群分”了。你是谁?你愿意归属于哪个群体,你愿意归属于谁的名下?
与今天的人们自由选择圈子相反,圣经让人看到,成为上帝的子民,归入上帝的名下,是上帝的主动拣选,而不是人的自主选择。神以渐进启示的方式,让信靠祂的人知道,上帝在创世之先就立定了的伟大救赎计划。这样看,是上帝自己在世上拣选了属祂的民,建立了一个分别为圣的“圈子”。这个第一选择,是由上帝作出的。
人因着罪性,“心蒙了脂油,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所以人不可能认识真神,当然也没有能力选择跟随神。主耶稣说:“除了父以外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马太福音11:27)唯有神把人救拔出来以后,人才可以归向祂。以色列人归在耶和华的名下,完全是神的恩典。西乃山下,以色列人选择接受与神立约,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出24:3、7)。这个行为可以视为以色列人的“决志”,从此他们成为与神立约的子民。
然而,当以色列人从旷野进入迦南之后,他们也像我们今天一样,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他们开始摇摆了。这里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程度,在在都构成对以色列人的影响。迦南人有铁车,非利士人有铁器,远远比以色列人先进发达;迦特人身材高大,强悍健硕;当地有许多假神,有完全不同的祭拜仪式,也有开放任意的民风……,但耶和华神告诫他们说:“因为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你神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申命记7:6)神反复提醒以色列人,他们是被神分别为圣的一群,“这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民数记23:9)
旧约历史让人看到,每当以色列人不看重自己被分别为圣的身份时,每当他们跟随当地的习俗去外邦人的偶像时,他们就失败,就陷在悲惨的光景里;每当他们认罪悔改,回到神面前,就蒙神的拯救。
新约中,主耶稣拣选了祂的十二门徒,这些门徒被拣选而与他们的主在一起,也如一个圈子。主耶稣上十字架前谆谆嘱咐门徒,持守在祂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 祂为门徒向天父祷告:“我为他们祈求。不为世人祈求,……我已将你的道赐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这些教导不断地让门徒知道,他们不属世界,他们是被分别出来归于神的,他们要与神同在,要住在基督耶稣里面,而不是跟从世界。
圣经划了两个不同的圈子。加拉太书三章22节说:“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使所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显然,一个圈子是大的,众人因罪都圈在其中;另一个圈子是小的,信耶稣基督的人,他们必会蒙福。跟随神,就是脱离有罪的圈子,归入属基督的圈子。两个圈子的光景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是热闹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属神的人不要看世界,乃是为天国而活,过一种与世界不同的“在地如在天”的生活。
主耶稣称普世信徒为“羊”,称自己是“好牧人”,祂说:“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这是一个与世界所有的圈子都不同的圈子,神应许在这圈子里的人,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他。耶稣说,跟随我的,必然得生命,而且得的更丰盛。因为凡属于这个圈子里的信徒,都“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以弗所书2:19)
新约让我们看到,基督在世上建立了一个属祂的圈子,这就是教会。教会以基督为元首,以使徒和先知为根基,信徒互为肢体,联络合式,成为一体。使徒保罗把这称为“基督的奥秘”,就是普世信徒“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这是照神在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以弗所书3:6、11)
这个圈子与“桃园”“水浒”完全不同,这圈子不是利益的合伙人,不是为了得到世上的“江山”,也不是为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个圈子与人类历来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全都不相干。信徒在这个圈子里努力追求,赢得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称道,不是加关注点赞,而是渴望成圣,唯求蒙上帝悦纳,唯求天国的赏赐。
在这个圈子里,信徒的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因为你们不再是“旧人”,而是“新人”了,渐渐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人在世界上创建圈子、舍弃圈子、进入圈子、离开圈子,看似都由自己的意志决定,其实选择与放弃背后的考量,往往是决定因素。选择,有时是被选择。因此,人常常面临选择的艰难,圣经说“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说的就是这种挣扎。舍弃世界是不容易的,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骄傲不断试探挑战信徒内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圈子很热闹,一直吸引信徒。神深知人的软弱,告诫人“魔鬼好似咆哮的狮子,遍地游行,要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8)”信徒要想保守自己的心不被世界牵引,需要在教会里,敬拜赞美、读经祷告、团契相交,从而能靠让主所加添的能力持守真道,信心稳固。信徒需要在教会的圈子里建造生命,长成基督的身量。
“人以群分”“群”字,隐约向我们提示了一种属灵意义。代表信徒的“羊”,和代表主的“君”合在一起,就是“群”。“君”在前,“羊”在后,即表示主是大牧者,带领属祂的羊。主耶稣说,凡跟随祂的,必然得救,出入得草吃。“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这是何等平安喜乐的生命啊!
原来,“人以群分”,归根到底是应当“分别为圣”,与众圣徒一起,跟随生命的主,跟随我们的大君王,由“君”率领“羊”,“羊”紧紧跟随“君”,过这样一种合神心意的群体生活!
105490阅读
103764阅读
101893阅读
101755阅读
101680阅读
101621阅读
101587阅读
101373阅读
101152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