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80阅读
请长按保存图片到手机相册
转发朋友圈,向主内家人分享
耶稣爱你
信二代的成长之路(上)
李道宏牧师
一、【信二代信仰在流失】
当今基督徒的家庭中,面临着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严峻现实:信二代的信仰正在大规模流失。根据多项研究表明,每四个在基督徒家庭长大的孩子,竟有三个在成年后选择放弃信仰。这一数据并非孤例,而是经过多个机构、多年调查后得出的一致结论,其可靠性已无需质疑。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信仰流失并非始于大学阶段,如许多父母所想象的那样。实际上,信仰的"脱节"往往在12至18岁的青少年阶段就已经开始。在这个关键的成长期,许多孩子已经在内心与教会和信仰渐行渐远,只是尚未完全表现出来。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高比例的信仰流失?研究指出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缺乏真诚的信仰榜样。当孩子看到父母的信仰生活与言行不一致时,他们很容易对信仰产生怀疑。许多信二代表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未能看到父母真实的活出信仰。
其次,信二代未能解答自身的信仰疑惑。在成长过程中,青少年会自然而然地对信仰产生各种问题和疑虑。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合理解答,就会成为信仰流失的导火索。
第三,教会负面经历也是重要因素。许多年轻人报告说,他们在教会中经历过排斥、论断或缺乏关爱,这些体验让他们对信仰群体产生疏离感。
最后,世俗文化的强大影响不容忽视。在一个充满各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社会中,信仰若没有扎根,很容易被其他思潮所取代。
面对这些数据和事实,我们不要感到绝望,而是要认真思考:作为父母、教会领袖或信仰群体的成员,我们如何能更好地帮助信二代建立坚实的信仰根基?这不仅关乎个人信仰的传承,更关乎整个教会的未来。
二、【圣经对不同"心田"的描述】
在探讨如何培养信二代的信仰时,耶稣的撒种比喻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洞见。这个比喻不仅是耶稣少数亲自解释的比喻之一,也是理解不同人对信仰反应的重要框架。
耶稣讲述了一个撒种的人将种子撒在四种不同的土壤上:路边、石头地、荆棘丛和好土。这四种土壤代表了人心对福音不同的回应方式:
路边的种子:被飞鸟吃掉,代表那些听了道却立刻被魔鬼夺去的心灵。在信二代中,这类似于那些虽然在基督教环境中成长,却从未真正接受信仰的孩子。
石头地上的种子:没有深根,一旦遇到逼迫就枯萎。这代表那些信仰根基不深的人,他们在顺境中欢喜接受信仰,但面对挑战就轻易放弃。
荆棘丛中的种子:被世上的忧虑、钱财和宴乐挤住,结不出成熟的子粒。这反映了许多信二代在面对世俗诱惑时的挣扎。
好土里的种子:结出丰盛的果实。这代表真正接受并活出信仰的人。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真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属灵个性"或"心田",就像我们有不同的性格和智商一样。这并非为了给孩子贴标签,而是帮助我们认识到,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需要成为不同心田的耕耘者。
圣经中亚伯拉罕家族的故事也展现了这一点:
以撒型:代表那些顺服、易于接受信仰传承的孩子。"以撒"意为"微笑",这类孩子往往使父母感到满意。他们跟随父母的榜样,如同以撒效法亚伯拉罕一样挖井、献祭。
以扫型:代表那些属肉体、不关心属灵事物的孩子。他们可能更关注现世的满足,而非永恒的价值。
雅各型:代表那些信仰起伏不定的孩子,他们的信仰常常带有功利性质——当生活顺利时亲近神,遇到困难时则远离。
理解这些不同的"属灵个性"不是为了宿命论,而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培养。正如罗马书第九章所说,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我们不能质问上帝为何给了我们特定类型的孩子。但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更好地耕耘每一种心田,帮助不同类型的孩子在信仰上成长。
三、【付代价的养育(PRICE模型)】
在面对信二代信仰培养的挑战时,我们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努力。"付代价的养育"(PRICE模型)正是这样一个框架,它涵盖了培养孩子信仰所需的五个关键要素:
P - Prayer (为孩子祷告)
祷告是信仰培养的基础。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不断为孩子的灵命成长祷告,将他们交托给神。祷告不仅能改变孩子,也能改变我们自己,使我们更加依靠神的智慧和力量来养育孩子。无论孩子的"心田"如何,祷告都是最基本也是最有力的工具。
R - Relationship (维持良好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信仰传递的桥梁。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直接影响他们对父母信仰的接受程度。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尊重和理解时,他们更愿意接受父母所珍视的价值观和信仰。相反,如果亲子关系紧张或疏远,即使父母拥有坚实的信仰,也难以传递给下一代。
I - Inviting Home (提供温暖的家)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信仰形成有着深远影响。一个充满爱、接纳和属灵氛围的家,能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接触和体验信仰。这包括家庭礼拜、一起读经祷告、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谈论信仰等。温暖的家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灵性的避风港。
C - Commitment (尽父母责任)
申命记6:6-9提醒我们,父母有责任殷勤教导孩子认识神。这包括:
持续的教导:系统地向孩子传授圣经知识和信仰原则
不断的谈论: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将信仰融入对话
实时的鼓励:在孩子面临挑战或疑惑时给予属灵的支持和引导
这种委身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持续一生的责任和特权。
E - Establishing Habits (建立信仰习惯)
帮助孩子从小建立健康的信仰习惯至关重要。这些习惯包括:个人祷告和读经、参加教会聚会和团契、服事他人、敬拜赞美。
这些习惯不应是被强迫的行为,而是通过榜样和引导自然形成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在离家前已养成这些习惯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成年后持守信仰。
实施PRICE模型需要时间、精力和耐心。这不是一个快速解决方案,而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无论孩子属于哪种"心田"类型,这五个要素都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培养他们的信仰。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父母自身也在灵命上不断成长,成为孩子可以效法的榜样。
愿神赐福每一位努力培养下一代信仰的父母,赐给你们智慧、耐心和力量,成为你们孩子心田的良好耕耘者。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益,请转发并点赞,我们很珍惜你的鼓励和认可哦)
主播/后期:培灵姐妹
106080阅读
104370阅读
102207阅读
102028阅读
101980阅读
101899阅读
101851阅读
101625阅读
101421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