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515阅读
作者丨莫非
有位美籍爱尔兰裔圣经学者葛山(John Dominic Crossan,又译克罗桑),形容“后现代”是黑夜中的大海,“在那里没有灯塔看守人,没有灯塔,没有岸。只有住在用自己想象所造成木筏上的人”。
他的形容很图像化,在黑不见光的海洋中,那种天茫地暗的漂浮,只有一个没有盼望,没有方向,无人守候,海上漂流无边际的世界。人活在其中,凭借的,只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世界。
在这个破碎又断裂的世界,对我们写作的人来说,文字可以当作桨来划么?或能提供一个可以驶入安息的港湾么?还是可以成为一座灯塔,来照亮黑暗中的大海?文字对这个世代,对这世代的我们个人,有什么意义呢?
从信仰角度来说,文字自然无法救赎灵魂,只有主耶稣可以。然而,我们可能都有被文字照亮,甚至燃烧的经验。比如读经,圣灵透过经上亮如火焰的文字,灼热我们寒冷又迷惑的心。或者读到一些好作品,文中的一两句话似黑森林中闪烁的星光,让我们隐隐望见一些自己从未说出,也说不清楚的感受或关注。
在文字中,我们还可能看到自己的本相,像靠近烛火旁的镜子,黑暗中浮出的脸,浮飘着深层的自己,陌生而熟悉。
幸运地,我们更可能读到一些生命的智慧或洞察,顿然让人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悟。文字,此时好像变成了灵魂的殖民地,我们在其中对一些美丽的轨迹流连忘返。
被照亮是一种很温暖、美好,也很提升人心的经历。因为在黑雾中,忽然有了“岸”的方向。在这世界中,可能只有一种人不知自己是谁,也不知要往哪里去,却完全不在乎。那就是活得像帕斯卡所说“死囚犯”那样的人,他们面对死刑时,只愿花时间掷骰子,却不想推算自己究竟是怎样陷入这种状况的,明日又会发生什么。
大部分人还是在乎自己人生的,想要找到“岸”的方向。文字和光的关系,就在于书写信仰时,可以描写光或光所照到的地方,赋予人一个方向。书写或创作本身,亦可吸引我们从忙碌的生活里进入一个孤独沉思的空间。在那一人的天地里,不论是对自我、生命还是世界,透过书写,都可以重新发现、认识和陈述。
文字又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可以涉入我们深层的回忆和想法,提醒我们生存的复杂、神秘、丑恶和美丽。从某些方面来说,写作有点像信仰中的祷告,内含某种特殊力量,可以帮我们重新诠释破碎的生活经验,将其转变成一个更完整的世界。整理文字,等于把一个更有生命洞察或更丰富的我们,送回到这个世界上来。
在文字中,我们不只和自我对话,也在往外触摸这世上另外一个灵魂,甚至,在文字中与上帝相遇。同时,读者在我们的文字中,也可以指认他生命中的一些事实和感受。
如此说来,作家是先从自身经验和苦难里指认,因而生命得到整理和认识,同时也有了语言可以分享。其他有类似经验的读者读到后,便透过文字和作者们结合成为一种“社群”。这就是书写。
不仅如此,有位美国南方天主教作家珀西(Walker Percy),形容写作是“另外一种方式的把脉”,用文字揭发科学或医学诊断不出来的病态。也许一个会被心理医生诊断为精神病的案例,文学里呈现的却可能是人际关系疏离,或信仰危机。而且,其中还会探讨为何人与人会疏离?灵魂是从哪里被自我放逐出来的?
基督徒作者的笔,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另类哥白尼”。天文学家哥白尼曾提出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心论,说“地球绕着太阳转”(日心论),而非“太阳绕着地球转”(地心论)。基督徒作者的笔,也可指出整个世界不是绕着我们转(人心论),只有上帝才是这个宇宙的中心(神心论)。
因此,面对人性,有时文学作者会比专家或学者更能回答一些问题:什么是险恶?什么又是人心的渴望?
很多拿起笔的人,都像《圣书》里一些书卷的作者,如大卫、耶利米、何西阿等,本身有自己的罪、伤口和软弱——他们独具一帜的生命角度,可以将困境看得一清二楚,也可指认出什么才是生命里的真实情况。自然,人生有许多方式可以走进真理,然后表述真理。但不可否认,文字书写是最有力,也是走得最深的一种方式。
因此,21世纪的人是在灵里渴求中漂流,这个时代需要点灯的人!
但灯塔看守人不是光,也不拥有光,他能做的,只是把光打到需要的地方!对基督徒作者来说,虽然不是每个作者都敢自诩为“灯塔看守人”,但至少,我们可以用文字陪伴海里漂流的人,一起游到有灯塔的地方。
因为我们都有软弱和破碎之处,也有落海吃水的经验,深切了解漂流的滋味。更重要的是,因为信仰,我们说得出“脚踏实地”是怎么一回事,知道恩典在生活中出现的样貌为何。因此,也可以说,用文字点亮或陪伴,而非教条式的训诫,是这世代每位基督徒文字事奉者的呼召。
参考文献: Crossan, Dominic, The Dark Interval: Towards a Theology of Story(Niles, Argus 1975) p.44
Percy, Walker, Sign-Posts in a Strange Land, Noonday Press, second edition, 1991, p.140
Ibid, p.140.
本文选自《美的飘泊,门外的困惑》,台湾宇宙光出版社
105515阅读
103784阅读
101901阅读
101759阅读
101688阅读
101626阅读
101590阅读
101378阅读
101157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