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97阅读
一个好的演说,在于用心听,在于听听众的需要、内心挣扎和苦楚。除此之外,一个深入人心的演说,还需要内容、方式和态度的训练,那么,如何训练呢?
此文是学员对S100《演说智力课》课程的回响,想要了解课程,请查看文末课程图片。
作者丨淑明
写在前面
内容拾珍
在学习过程中,我拾到不少宝贝。
第一讲《伟大的声音为什么伟大》,让我对演讲有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认识。之前,我非常羡慕别人的即兴演讲,觉得那样才最显出才华和机智。这个课程却让我明白,历史上伟大的声音通常都来自千锤百炼逐字稿。先备好演说内容,不是件愚笨的事情,反而是秉着对听众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内容反复推敲而提炼出精华。
我认为《你是否有话要说,又怎么说》这一讲是课程的高潮。它让我学习到,好的演讲是用故事打开听众的心门,而不是用说教让对方关起耳朵。“你是否有话要说,还是只是想要说话”,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动机,体现出说话的智慧,这也非常恰当地提醒我们:所要传达的内容需要有价值。
我惊讶于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对演讲的透视,他将演讲的内容精华归结为三大要素。
其一,个人素质诉(Ethoes),迅速建立自己的形象并与听众建立连接。
其二,理性诉求(Logos),借鉴公元一世纪的演说学教科书(Rhetorica ad Helenium,公元前86-82年)建立演说的内在逻辑力,内容包含前言、叙述、分割、证明、反驳、结论,追求以理性来影响听众。
其三,感性诉求(Pathos),在情感上激起听众内在愤怒、兴奋、感动等情绪上的共鸣。
我简单地归纳为:好的演说总离不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握以上三点,就离一次好的演讲不远了。
《如何建立你的表达力?》提供了诸多演说实用技巧,如善用动词、短句、重复等。我喜欢在如何突破演说力上巧用隐喻,“隐喻,帮助人把耳朵转为眼睛”(引用讲章)。圣书里有很多隐喻,巧妙地将抽象真理转换成具体形象来传达。耶稣是一位妙用隐喻传达真理的高手。巧用隐喻真的会给演说或与人沟通,增色不少。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课程设计者的用心,短短的课堂时间浓缩了演说精华。这里有演说经典范例、演说之原则、演说表达力之技巧和演说者应该秉持的态度。此篇小文不能涵盖所有内容,盼望有兴趣的朋友亲自体验一把。
课后感想
如前所言,课程对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涵盖得非常到位,但最触动我的一点,是演讲者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听过不少演说和讲道,有些演讲让人听着昏昏欲睡;有些让人听着愤怒,想立马捂起耳朵,甚至夺门而出;有些却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启发人作出回应和改变。虽然说每个听众的受教程度不同,感兴趣的话题不一样,但是一个好的演说效果,离不开演说者的用心。
演说者的用心,说起来颇为吊诡。似乎演说的重点在于“说”,可这次课程给我的启发,是一个好的演说,首先在于用心地听,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的倾诉,聆听听众的需要、内心的挣扎和苦楚——这样的演说才能够深入人心。
演说看似一个人在舞台上表演,实则应该包含眼神的交流和心灵的对话。
另一份用心在于,演说的焦点似乎是演说者,但一个深入人心的演说,其焦点应在于听众。演说不是去证明演说者的能力或理论正确,而是其所领受的是否能够祝福听众。就像有人腰缠万贯而趾高气扬,但与人无任何关系,对人有什么益处呢?另外,为了让自己的演说更有价值,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对我而言,需要更多阅读和思考沉淀。
好的演讲就像一盘好菜,内容要有营养价值,方式要精美,服事态度要谦和。演讲需要不断地练习,在错误中成长,就如厨艺一般。
鼓励之语
演说作为一种沟通方式,其应用方法之广泛超乎我的想象。我们与别人沟通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懂得如何说,会给说带来倍增的效果。在家里和亲人沟通,在教会服事或者传福音都需要演说技巧。
广义而言,演说发生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只要我们有心进步,都可以来发掘自己的演说智力。一堂《演说智力课》,或许可以缩短你和演说的距离。
作者简介
淑 明 :
来自中国温州,现移居澳大利亚。五年前通过创文认识“文字”这位好友, 从此原来靠嘴上功夫的我,慢慢地领受到文字的妙处。开始用文字来整理思绪,用文字与自己,与他人、与神沟通,文字记录下每一步恩典的脚步,人生有”文字“相伴,足矣!
整理人:恩典ing
105497阅读
103774阅读
101898阅读
101756阅读
101684阅读
101623阅读
101588阅读
101376阅读
101153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