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91阅读
若单从生理或生物学的基础来看,自慰及性幻想是很难避免的。不过西谚说得好:“你不能禁止鸟儿在你头上飞过,但你可以禁止牠在你头上搭窝。”你若常把焦点集中在你的“需要”上,挽留一掠而过的性幻想和自慰行为,把它们培养成习惯,那你就像现在一般,有罪疚感。虽然没人说你,没人知道,你仍感不安;虽然“世人都告诉你”这是健康正常的行为,你仍感到哪里出了问题。虽然你说你所幻想的只是卡通人物,但你仍觉疑虑,问是不是罪。如果你觉得有疑虑,就不要做。圣经的教导是:“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马书十四22至23)按这个原则,凡是问心有愧的事,都不当做。不要从耶稣的话中找缝儿。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你为什么不走康庄大道,反找缝隙钻呢?我同意有些人较容易有罪疚感,另有人作恶多端也毫不自责。只是你不必羡慕他们,圣经解释“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提摩太前书四2)。人越亲近上帝,越领略上帝的圣洁,他的罪疚感就越重。先知以赛亚看到圣洁的上帝时,他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以赛亚书六1至5)正确的内疚感虽叫人自惭形秽,可决不至于成为精神困扰,因为我们知道上帝爱我们,祂要赦免,洁净,接纳我们,甚至重用我们。主耶稣说,那自知罪多的人,因蒙赦免多,会更爱上帝(参路加福音七47)。对罪敏感的人,只要认识真理,接受救恩,反可成为更优秀的基督徒。话说回来,我以上的话并不是评论手淫是不是罪,我是说,即使你为此深感内疚,你仍可从其中走出来,靠着上帝的恩典,做个光明磊落的人,不须变作精神困扰。“你们从忧愁中生出懊悔来。你们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凡事就不至于...受亏损。”(哥林多后书七9)
圣经上没明文指出手淫是罪。不过我参考了十多个正当的教育、健康和教会网址,发现作者,不论是否基督徒,不论对手淫看法如何,都异口同声劝人戒除手淫习惯。为什么呢?
1. 不是良好习惯。不能怡情养性,也不能培养高尚情操。
2. 使人产生罪疚感。
虽然有决心改正;但无能为力。于是改正的心理又遭挫折,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心理上的损害,产生各种不同的性心理异常。长期的心理异常,可引致生理问题。
3. 不利健康社交生活。
自慰的问题有时不只是性需要问题。有些人不知道怎样和人相处及建立健康的关系,或者不知道怎样解决生活上、情绪上各种问题,就用自慰取代正当的人际关系,或藉自慰逃避孤单、沮丧、挫折等问题。这样他们就越来越孤单内向,学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实方法,思想越钻牛角尖。再下去就是泥足深陷,不能自拔。
4. 试想一个人若满脑子是性幻想,他在现实生活中与异性交往时,可能立时变得思想纯洁吗?他会心中坦荡荡,举止大方自然,让人觉得他可信可靠吗?还是他会偶然不自觉地流露出不适当的言行和眼神,或为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有点作贼心虚,给自己的社交生活扯后腿呢?
5. 不利追求圣洁生活和灵命长进。
圣经教导“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摩太后书二22)这里说得很清楚,“要逃避少年人的私欲”。并且不只是逃避而已,你当结交好的基督徒朋友,“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不要顺从私欲,“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参罗马书六12,八5至6)
6.不是满足性欲的正当途径。
你说得对,性是为夫妻而设,同时也为繁殖后代(参创世记一28)。性关系使男女二人联合,成为一体(参马太福音十九5)。当中关系,包括爱与被爱、接纳和被接纳、扶持与被扶持、饶恕和被饶恕。二人彼此磨练,学习为对方、为家庭付出和舍己。学习一同养儿育女,尽为人父母的职责,享受天伦之乐与人间亲情。所以夫妇关系含意丰富,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基础。相反来说,自慰却是孤独的、寂寞的、自我中心的,不是创造主赐人性本能的原意,所以永远不能满足人心底的渴求。
7. 导致沉溺。
过度手淫则可导致中枢神经及全身症状(性神经衰弱),如意志消沉、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头昏、遗精频繁、尿道炎等等。也许你想,你目前还不至于“过度”。但可有想过,凡是沉迷的东西都是由浅入深。当一个把性幻想加入自慰的场景中,幻想内容可能会变得狂野,不受控制。就像一个小孩,从小被父母溺爱纵容惯了,年纪小时,看他好像作不出什么大恶来,但随着日子长大,他的父母后悔也来不及。我相信你不希望沦为性“需要”的奴隶,而是希望驾驭它,作它的主人。那么你就得从它“小时”约束它,而不是让它反宾为主,主宰你的思想言行。
8. 基督徒行事为人,当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甲、 事是否有益;
乙、 会否沉溺;
丙、 能否叫人得益处;
丁、 能否荣耀上帝。
圣经上说:“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哥林多前书六12,十23至24、31)
晓君
88491阅读
82151阅读
79594阅读
71368阅读
57280阅读
57080阅读
57073阅读
51932阅读
51296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