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8阅读
痛失至亲,真的需要“节哀”吗?作者通过社工真实个案,道出“越深爱亡者,哀伤越深”的人性真相。如何承载哀伤呢?一起来看。
认识丧亲的哀伤——走出迷思
玲言
研究殡葬的尉迟淦教授发现,华人间存留着一项殓殡禁忌,就是丧亲家属不能太伤心,“眼泪不可掉到遗体上”。也常有人提醒痛失亲人的遗属“不能哭!不然他走得不安心!”你同意吗?
作为亲朋,假若要出席丧礼,你又会如何安慰丧亲家属呢?是“节哀顺变”吗?
然而,长期从事善别辅导及生死教育的社工田芳,却在《在终将告别前,学习哀伤》中,拆解华人文化对亲人离世的哀伤之迷思,直言哀伤的正面价值,无需节哀!
为什么?因为哀伤就像钱币的一面,另一面则是爱,越深爱亡者,哀伤便越深。
可是,在只注重效率的当今世代,似乎遗属的哀伤也被期待尽快放下,要赶紧返回“正常”的步伐,哀伤期形同奢侈品。另一方面,近年流行的正向心理学,也常把哀伤标记为负面和消极。
我们抚心自问,自己对至亲深厚的爱,是既真实又长存的,怎会因死亡忌讳的压抑而逃遁无踪?时间流逝,我们对亡者的怀念也不会随之消失,因此,关键反而是学习接纳哀伤,带着这份思念之情,继续往前走人生路。
作者介绍的个案中,一名妇人痛失丈夫(在意外中丧生),由起初的痛不欲生到后来慢慢适应寡居生活,最终还成为义工,以过来人身份积极帮助有相似经历的新寡。
不过,她表示其实丧夫之哀痛并未离她而去,对先夫的爱也没有改变,只是她的适应力增强了,包括逐步习惯单身生活、调整失去至亲的情绪困扰、重新校对自己对生命的看法等。虽然丧偶的失落依然存在,但是生命的领域扩大了,令个人有更大的容量和能力,去承载哀伤,与悲痛共存。
此外,缅怀亡者的伤感,其实仍会在人生不同阶段再次浮现。比如一个小女孩,在小学时失去父亲,可能慢慢适应了缺父的生活,但每到人生的重要场合,如小中大学的毕业典礼、婚礼或产子等,她便很自然地期盼父亲在场分享喜悦,那种隐然的遗憾及哀伤又会再度跳出来,虽然情绪的波动不会像初丧亲时那般强烈。
何止丧亲家属要明白承载着爱的哀伤并不是负面的,作为亲友的我们更要知道,无需挖空心思说话去减轻遗属的哀恸,因为哀恸源自爱,伤心流泪是正常合理的;相反,我们静心聆听、陪伴、支持,比千言万语更有果效。
然而,不论身旁的挚友亲朋如何努力同行,丧亲者怎样坚强洒脱,与去世的至亲是永别了,那个空洞是不能填补的。其实人生所失,何止肉体必会衰残败亡的家人,还有数不尽的感情、成就、友谊等,痛失的哀伤仍然会在以后突然涌起。有谁可随时抚慰内在心灵,恒久在旁撑着我们跨过去呢?
不少心理学家指出,信仰和宗教生活是抗逆力(resiliency)的重要来源。在《留给最爱的说话》中,一位女儿坠楼身亡的母亲这样写:
“感恩,上主的慈悲!……你的容貌,并未因跌下来而弄花……上主还使你遗爱人间,把你的眼角膜捐赠他人……身边有一班亲友,不断送上安慰……”
陈伟雄牧师在《失落有时》中进一步指出,人不单有身心的需求,还有灵性上的需要,这已超越了心理学的范围。信仰辅导者需要帮助信徒感知上帝的同在,与造物主在灵性上相连结。一个丧母的受助者在辅导者的帮助下静观和默想,脑海里出现了圣书中有关耶稣哭了的经文,深感主耶稣明白他的痛苦,慰藉他的郁结,彻底洗涤了他的心灵。
人生失落有时,有人陷入无休止的苦涩愁烦、黑暗深渊,有人想凭自己的意志力挽狂澜,却忘了丧亲的哀伤源自爱,而其实这爱本就从神而来。能爱与被爱,对离世的亲友怀着隽永的爱恋,皆是神赐予人间贴身的生命礼物。神必不离不弃长伴哀伤的灵,只要我们重回爱的根源,正确聚焦,不再执着,遭逢突变下干竭与空虚的心灵,至终会感悟到神才是一生依仗的力量,是永不止息的活水泉源。
我们无需忘记所爱,因为至亲是神赐予的,尽情洒下怀缅之泪吧!
部分参考文献:
[1]《在终将告别前,学习哀伤》,田芳著,蜂鸟出版,2020-3-26
[2]《留给最爱的说话》,伍自祯、黄蔚澄、傅景华整理,突破出版社,2007
[3]《失落有时》,陈伟雄著,亮光文化,2018
|—作者介绍—|
玲言
美国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Ohio) 历史档案学硕士及历史系博士,专研美国华人历史。在脸书专页“来,咬一口”分享读书心得,并不定期为美国华文杂志如《真爱》《神国》《传扬》等撰稿。
88488阅读
82147阅读
79591阅读
71364阅读
57277阅读
57078阅读
57070阅读
51928阅读
51294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