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111阅读
一个冬日的上午,我抱着一个可爱的孩子,逗她玩。
孩子还不到一周岁,活泼可爱。她胖乎乎的小手里拿着一瓣苹果。
我冲着孩子张开嘴,显出一幅很馋的样子。没想到,小胖手举着那瓣苹果,一下子就递到我的嘴里。
这瓣苹果真的好甜!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丽的律动,叫做施与受。
有一位智者说得好:“没有人贫穷到什么都付不出的地步,也没有人富裕到什么都不用领受的地步。”
很喜欢作家冰心写的那篇《小橘灯》,这篇散文的真谛,就是写施与受之美。
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父亲已经失踪了,自己在家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
得知这个家庭的境况,女作家买了一兜橘子,前去探望。
这个家庭虽然非常艰难,却被小姑娘照料得井井有条。患病的母亲打了针,在床上睡着了。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是母女俩的年夜饭。
小姑娘一边和作家说话,一边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作家提着这盏小橘灯,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小橘灯那朦胧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然而小姑娘那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却给她带来很大的鼓舞。
在这篇散文中,作家给母女俩送了一兜橘子,小女孩送给作家一盏自制的小橘灯。这个贫穷的小女孩的礼物虽然看上去那样简单,它所产生的果效却非同一般。小橘灯照出来的光辉,不仅给作家带来安慰,也给一代代读者带来鼓舞。
记得少年时代,我曾经茫茫的旷野行路,天黑了,一个独居老人留我住宿。
老人面袋子里的面粉本来不多,但他却毫不吝啬地挖出两碗,在一个盆里认真地和着。在他粗糙的双手下,那些面粉变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然后被擀成一个个圆饼,放在铁锅里,很快散发出香喷喷的味道。
三十年的时光过去了,当我翕动鼻孔的时候,仿佛依然能嗅到那个夜晚面饼的香味。那个简陋房子里昏暗的灯光,一直在我记忆深处亮着。
前不久,在一个旧书摊前,我看到一个老人与卖书人讨价还价。老人想花十元钱买摆在摊位上的一本圣*经,卖书人却说,这本书少了三十元钱不卖。老人失望地放下书,转身离去。
我忽然想起那位留我住宿的老人。两个人脸上都刻满沧桑,多有相似之处。我掏出钱来,买下这本宝贵的书,追上那位老人,送给他。
我想,这本书散发出来的光辉,比我住宿的那个老人家的灯火,比作家冰心走在山路上的小橘灯的光,都会更明亮。
卢云说:“真正的和谐,在于施与受之间持续的互动。让我们在付出的同时,别忘自问,我们正从接受的对象哪里收获着什么?当我们领受恩惠的时候,也别忘自问,我们应当向馈赠者付出些什么?”
施比受更为有福。然而,真正的施予,并非单指物质而言。就像保罗所说,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却没有爱,就算不了什么。爱才是这个世界最宝贵的礼物。
89111阅读
61626阅读
57907阅读
55542阅读
50731阅读
50176阅读
49045阅读
47071阅读
46867阅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